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疯,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抗癫痫药物(AED)种类多样,按药物出现的先后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和新型抗癫痫药物,上世纪80年代之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习惯上称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80年代以后出现的则称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包括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等。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2019年才在我国上市的新型抗癫痫药——呲仑帕奈。
药理特点
呲仑帕奈是FDA批准的首个且唯一非竞争性AMPA(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受体拮抗剂,其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非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谷氨酸诱导的过度神经传递,发挥抗癫痫作用。AMPA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于所有与癫痫相关的区域。AMPA受体表达增加可能是癫痫中常见的内表型,因此,AMPA受体拮抗剂具有广谱抗癫痫的潜力。目前有多项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呲仑帕奈具有广谱抗发作活性。
呲仑帕奈使用注意事项?
1.该药常引起头晕、眩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应注意其引起的严重精神和行为异常,包括攻击性、敌意、易怒、愤怒以及杀人的想法和威胁;特别是在滴定期间和较高剂量时应加强监测;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机械操作。
2.本品半衰期长,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且应在睡前服用,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均可。本品应整片吞服,切勿咀嚼、压碎或掰开。
3.该药用于强直-阵挛发作时,应与其他抗癫痫药联合使用。因在临床试验中,对于强直-阵挛发作没有单独使用本剂的使用经验。且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适应症在我国仍为超说明书用药,使用时应做好知情同意。
4.与CYP3A酶诱导性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奥卡西平)联用时,起始剂量建议4mg/d,维持剂量可适当增加。从合并使用的非诱导性抗癫痫药物换为酶诱导性药物时应监测患者的疗效,反之亦然。根据个体临床疗效及耐受性,可每次增加或减少2 mg剂量。
5.应注意其跌倒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可引起头部受伤、骨折等严重伤害。
6.撤药:建议逐步减量至停药使癫痫复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呲仑帕奈的半衰期较长且停药后血浆浓度下降缓慢,所以在必要时可马上停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呲仑帕奈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