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 复发非常罕见(约4%),但患者结局较差,中位生存期仅有3-6个月,大多数患者会死于进展性CNS病变,尚未确定标准治疗方案。基线高危临床、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均与复发时CNS受累的风险较高相关;传统的治疗策略包括化疗(静脉或鞘内给药)、化放疗联合或单纯放疗,大剂量抗代谢物如大剂量甲氨蝶呤 (HD-MTX) 和大剂量阿糖孢苷-阿糖胞苷 (HD-Ara-C) 的使用很普遍,但其疗效证据主要是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推而来。
伊布替尼可穿透血脑屏障 (BBB),在出现CNS受累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单药治疗也具有活性。一些病例报告已经证实伊布替尼治疗CNS MCL具有疗效且毒性极小。然而尚无大型系列研究评估伊布替尼治疗CNS复发MCL的疗效和毒性,也未评估伊布替尼对比大剂量抗代谢物化疗免疫治疗的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尚无答案的关键问题,Chiara Rusconi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国际队列研究,以比较伊布替尼和化学免疫治疗在CNS复发MCL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OS分别为16.8和4.4个月,PFS分别为13.1和3.0个月,证实伊布替尼较血脑屏障穿透性药物化疗(blood-brain barrier penetrating chemotherapy)的生存获益更高。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LOOD》。
本研究为多中心、观察性回顾研究,纳入复发时累及CNS、未接受过BTK且接受了靶向CNS治疗的连续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并分为三组:伊布替尼组,接受标准剂量560mg QD治疗;血脑屏障组(blood-brain barrier cohort),包括可穿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以规定剂量治疗的患者(MTX≥2 g/m2、Ara-C≥2 g/m2和异环磷酰胺≥3 g/m2),以下称为大剂量 (HD);其他治疗组,包括接受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仅鞘内化疗或姑息治疗的患者。
研究共分析了88例患者,其中伊布替尼组29例(接受标准剂量560mg QD治疗),血脑屏障组29例(27例接受HD-MTX治疗,69%为联合HD-Ara-C),其他治疗组30例(17例仅鞘内化疗,6例为含苯达莫司汀方案,7例为姑息治疗)。整个队列25%接受了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其中伊布替尼组14%,血脑屏障组36%,其他治疗组26%。MCL初次诊断时整个研究人群的中位年龄为63岁,76%为男性;68例可评估患者中有65%的MIPI评分较高,81例可评估患者中有26%为母细胞样亚型。
CNS复发时的中位年龄为65岁,CNS复发前的中位治疗线数为1。65例可评估患者中28例 (43%) 检测到并发全身复发,且血脑屏障组组更常见 (53%)。整个研究人群从初次诊断至CNS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CNS复发时,伊布替尼组和血脑屏障组在性别、形态学、B症状、LDH升高、既往含HD-Ara-C方案暴露、既往ASCT和至CNS复发时间均一致,但复发时伊布替尼组年龄高于血脑屏障组(67岁vs 60岁,p=0.005)且ECOG评分0-1的比例分别为79.3%和44.4%(p=0.006)。
77例患者可评估。其中伊布替尼组的ORR为78% (CR 46%),血脑屏障组为46% (CR 21%),其他治疗组为33% (CRR 13%),伊布替尼组的ORR高于血脑屏障组(p=0.031)。≥3级非血液学毒性分别为,伊布替尼组3级房颤(n=1)和5级心衰(n=1),血脑屏障组感染(n=2,3级)、白血症(n=1,4级)和肝衰(n=1,4级),其他治疗组3级带状疱疹感染(n=1)和3级腹泻(n=1)。唯一的5级不良事件(心衰)发生于一例75岁患者,有严重心肌病史,伊布替尼治疗后CR,与伊布替尼的关系无法判定。此外伊布替尼组未发生大出血、侵袭性肺部/CNS真菌感染。
中位随访29.5个月,整个队列的中位OS为4.3个月,中位PFS为3.0个月。其他治疗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2.2和2.8个月。末次随访时伊布替尼组17例存活,中位治疗11.8个月。血脑屏障组5例患者仍存活(其中2例接受过异基因移植)。
作者重点对比了伊布替尼和血脑屏障组的58例患者,伊布替尼组中位PFS和OS分别为13.1和16.8个月,而血脑屏障组分别为3.0和4.4个月,伊布替尼组较血脑屏障组在PFS (p= 0.009)和OS( p= 0.007)均有生存优势。典型形态学和远期(>24个月)CNS-POD患者的PFS和OS均更佳,典型、母细胞样和多形性的中位PFS分别为,中位7.5、4.0和1.7个月,OS分别为8.0、4.2和2.7个月。CNS-POD >24个月和≤24个月的中位PFS分别为13.1和2.5个月,OS分别为16.8和4.2个月。
本研究在相对大样本的患者中证实了CNS复发MCL患者伊布替尼治疗的良好结局,虽然受限于回顾性研究,但也证实伊布替尼较血脑屏障透过性化疗具有生存优势,对于这一类难治性患者,应在临床实践中考虑应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伊布替尼/亿珂(IBRUTINIB)在不同疾病中的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是怎样的?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