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单克隆的浆细胞在骨髓或髓外广泛浸润,或伴有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表现为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及骨质破坏等。MM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疾病,低危患者预后好、中位生存期可达近10年,而高危患者预后较差、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仅3年左右。针对高危NDMM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仍很大,相关的研究也成为MM领域的热点。本次SWOG-1211研究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之一埃罗妥珠单抗联合RVd的四药方案并不能改善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高危初诊MM(NDMM)患者的预后,并于近日发表在Lancet Haematology杂志。
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ASCT的广泛应用,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但高危MM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有效识别高危NDMM以及探索能延长该类患者生存期的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不适合ASCT的高危NDMM患者对有效治疗手段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尚无针对高危NDMM这一特定人群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SLAMF7也称CS1,是MM细胞表面普遍高度表达的糖蛋白,但在正常细胞上不表达。埃罗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SLAMF7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联合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RVd)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复发或难治性MM(RRMM)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基于此,研究者设计了SWOG-1211 的Ⅱ期临床研究,旨在探索该四药联合方案在不适合ASCT高危NDM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SWOG-1211研究是一项随机、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来自美国的26家中心参与其中。入组的为不适合ASCT高危NDMM、ECOG评分为0-2分的患者,其中高危MM的定义为:基因表达谱分析为高风险(GEPhi),t(14; 16),t(14; 20),del(17p)或1q21扩增,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正常上限的2倍)。纳入研究的高危NDMM患者随机分配(1:1)接受RVd或埃罗妥珠单抗-RVd方案治疗;具体为:RVd(来那度胺25mg PO d1-14,硼替佐米1.3mg/m2 IH d1、4、8、11,地塞米松20mg PO d1、2、4、5、8、9、11和12,每21天为1个周期)共8个周期诱导治疗,然后予以减量RVd(来那度胺15mg PO d1-21,硼替佐米1mg/m2 IH d1、8、15,地塞米松12mg PO d1、8、15,每28天为1个周期)维持治疗,联合或者不联合埃罗妥珠单抗(IV10 mg/kg第1-2周期的d1、8、15,在第3-8周期的d1、11以及在维持治疗期间的d1、15)直至不能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主要终点为PFS,所有分析均在可评估治疗反应的意向性治疗患者中进行。
该研究招募了来自美国26个中心的134例患者,100例患者符合条件并可以进行生存分析,其中RVd组中有16例患者不合格,RVd-埃罗妥珠单抗组中有17例患者不合格;最终RVd组和RVd-埃罗妥珠单抗组中合格且可分析的患者分别为52例和48例。所有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75%(74/99例)的患者ISS分期为II期或III期,47%(47/99例)的患者伴有1q21扩增,37%(37/100例)的患者伴有del(17p),11%(11/100例)的患者伴有t(14; 16),9%(8/90例)的患者为GEPhi,7%(7/100例)患者为原发浆细胞白血病,5%(5/100例)的患者伴有t(14; 16),5%(5/100例)的患者伴有t(14; 20),4%(4/100例)的患者伴有LDH升高,而17%(17/100例)的患者具有2个或更多高危特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分布均衡。
RVd组患者接受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8个,而RVd-埃罗妥珠单抗组为14个。两组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硼替佐米的中位剂量为1.3 mg/mg2,来那度胺为25 mg,地塞米松为20 mg;RVd-埃罗妥珠单抗组患者的埃罗妥珠单抗诱导剂量中位数为10 mg/kg。两组患者维持治疗过程中硼替佐米的中位剂量为1mg/mg2,来那度胺为15 mg,地塞米松为12 mg。RVd-埃罗妥珠单抗组患者的埃罗妥珠单抗维持剂量中位数为10 mg/kg。
中位随访53个月,两组患者的中位PFS无显著差异(RVd 33.64个月[95%置信区间-CI 19.55~未达到],RVd-埃罗妥珠单抗31.47个月[18.56~53.98];危险比0.968 [80%CI 0.697~1.344];单侧P= 0.45]。评估不同高风险MM亚群的PFS结果的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伴有del(17p)亚组的患者使用RVd-埃罗妥珠单抗与Rvd方案治疗中位PFS为(54个月[95%CI 22~64] vs 30个月[15~未达到]);在伴1q12扩增亚组患者中使用RVd与RVd-埃罗妥珠单抗方案中位PFS为(41个月[22~未达到] vs 32个月[18~未达到]),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同样,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也无显著差异,中位OS在RVd组中未达到,而在RVd-埃罗妥珠单抗组中为68个月(95%CI 61~68)。亚组探索性分析显示,在不同的高危MM亚组中,两组患者中的OS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两组患者之间,≥3级或严重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RVd组为71%,RVd-埃罗妥珠单抗组为77%。两组患者皮肤和皮下疾病(任何等级)、胃肠道症状、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类似。然而,RVd-埃罗妥珠单抗组较Rvd组患者中≥3级的感染(17% vs 8%)、感觉神经病(13% vs 8%)和运动神经病(8% vs 2%)发生率高。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项在高危NDMM患者中进行的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RVd诱导和维持治疗中加用埃罗妥珠单抗并没有改善不适合ASCT高危NDMM患者的预后。但是,两组中患者的PFS均超过了最初的统计学假设。因此,该研究结果支持在不适合ASCT高危MM患者人群中持续使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药物联合的方案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ELOTUZUMAB)三药联合治疗骨髓瘤总缓解率翻倍?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罗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