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普纳替尼是一种新型激酶抑制剂,结构特征与伊马替尼十分相似。体外检测发现,普纳替尼(曾用名AP24534)可抑制SRC和ABL等多种激酶。基于细胞的突变筛查研究发现,当普纳替尼达到药理学有效浓度水平时,可抑制所有BCR-ABL突变(是CML的使动和核心因素)的亚克隆生长。
【普纳替尼注意事项】
一、充血性心衰:监视患者充血性心衰的体征和症状和临床有指针时治疗。
二、高血压:监视高血压和临床有指针时治疗。
三、胰腺炎:每月监视血清酯酶;中断或终止Iclusig。
四、出血:对严重出血中断Iclusig。
五、液体潴留:监视患者for液体潴留;中断,reduce,or终止Iclusig。
六、心律失常:监视心律失常的症状。
七、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可能需要中断或减低剂量。每两周监视全细胞计数共3个月和然后每月和当临床上指示。对ANC<1000/mm3或血小板减少<50,000/mm3中断Iclusig。
八、肿瘤溶解综合征:开始用Iclusig治疗前确保水化和纠正高尿酸水平。
九、伤口愈合受到损害和胃肠道穿孔:在接受大型手术患者中短暂中断治疗。
十、胚胎-胎儿毒性:可能致胎儿危害。劝告妇女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普纳替尼不良反应】
最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20%)是高血压,皮疹,腹痛,疲乏,头痛,干皮肤,便秘,关节痛,恶心,和发热。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