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较低,美国每年有新发患者约200例,肿瘤最常见于肺、腹部或盆腔,大部分IMT存在ALK基因变异。我国IMT发病率无确切数据,多为散发报道。克唑替尼是一个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肝细胞生长因子(HGFR,c-MET),和ROS-1。它们在细胞的复制和存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抑制这些受体可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一项试验为探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儿童ALK基因突变阳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ALK基因突变阳性IMT患儿资料,其中3例给予靶向药物克唑替尼[280 mg/(m2·次)治疗,每12 h 1次口服],1例选择肿瘤完整切除术后观察,分析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原发于肺Ⅱ期和右下腹腔Ⅲ期的2例IMT患儿病初手术完全切除,术后观察,其中Ⅲ期病例术后2个月腹腔广泛复发,加克唑替尼后CR。源于眼眶的Ⅱ期和左下腹腔的Ⅲ期病例仅行活检,病理确诊后行克唑替尼口服,肿瘤显著缩小,眼眶病例达CR;左下腹腔IMT病例达PR后手术大部分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术后继续使用克唑替尼,疾病CR。随访13~30个月,均生存。
2例IMT患儿口服克唑替尼治疗中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暂时停药2周可恢复,继续用药未出现心电图异常。均未见关节疼痛、水肿、血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和心肌酶异常、视力及听力改变等不良反应。2例患儿CR 1年后试停克唑替尼,均在停药2个月内复发,再次服药后仍获CR。1例试行剂量减半,1个月后疾病复发,加至足量,再次达CR。最长1例已用药30个月,尚未出现耐药。
4例均为男性,年龄2岁3个月~11岁3个月。肿瘤源于腹腔2例,右侧眼眶1例,右侧肺部1例。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法均呈ALK基因突变阳性,综合治疗后均达完全缓解。其中3例患儿采用了口服克唑替尼,2例用药1年时试行停药,1个月后复发,再次用药仍达完全缓解。总随访8~30个月,均存活。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功能、听力及视力等异常。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于2例患儿中,暂时停药可恢复,继续用药未出现心电图异常。
克唑替尼可用于治疗ALK基因突变阳性IMT,使肿瘤缩小和巩固术后治疗,是目前手术切除困难和复发难治性儿童IMT的良好选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克唑替尼/赛可瑞(CRIZOTINIB)在神经母细胞瘤中作用如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克唑替尼 https://cctn.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