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新发肺癌数为81.6万,占新发癌症的17.9%,死亡人数达71.5万,居所有癌种首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癌症。NSCLC为肺癌的常见分型,目前发现其发生发展机制与某些驱动基因突变相关,EGFR便是其中之一。EGFR ex20ins突变一直是NSCLC中罕见且难治性的基因突变靶点,临床上一线标准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副作用显著一直是有待克服的瓶颈问题。首款可靶向EGFR/MET突变的双抗药物Amivantamab(强生研发),凭借40%的客观缓解率(ORR)获美国FDA批准,为该类罕见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唯一一款具有突破性疗效的药物,并被纳入了2021年第5版NCCN指南(NSCLC)中,用于二线治疗EGFR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图2)。然而,Amivantamab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可能导致患者依从性低,甚至部分患者面临耐受性差、用药选择单一等问题。因此,针对该罕见突变,临床上一直在寻找更有效、安全、便捷的药物。莫博替尼便是基于该临床需求,专门针对EGFR ex20ins突变设计且具有突破性疗效的口服药物,以期无论在疗效、安全性还是依从性上均能够为该类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以下将从患者类型、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莫博替尼的批准试验进行汇总分析。
患者类型:在114名接受160 mg QD口服的NSCLC患者中,中位年龄60岁(范围:27~84),66%女性;60%亚洲人,37%白人,3%黑人;71%从未吸烟;在基线时,75%ECOG为1;99%有转移性疾病,98%为腺癌,35%有脑转移;既往治疗的中位数为2线(范围:1-7),43%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
支持莫博替尼上市的有效性数据:在接受160 mg QD口服莫博替尼的114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依据RECIST v1.1标准,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ORR 28%(95%CI:20,37),均为部分缓解(PR),mDOR为17.5个月(95%CI:7.4,20.3),DOR≥6个月的患者59%;研究者评估的ORR 35%(95%CI:26,45),均为部分缓解(PR),mDOR为11.2个月(95%CI:5.6,NE),DOR≥6个月的患者63%。
支持莫博替尼上市的安全性数据:在256例(其中包括114例先前已接受含铂化疗的NSCLC患者)接受莫博替尼160mg QD口服治疗的患者中,48%的患者治疗时间≥6个月,12%的患者治疗时间超过1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腹泻、皮疹、恶心、口炎、呕吐、食欲下降、甲沟炎、疲劳、皮肤干燥和肌肉骨骼疼痛。
在114例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中,60%的患者治疗时间≥6个月,14%的患者治疗时间超过1年。46%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腹泻、呼吸困难、呕吐、发热、急性肾损伤、恶心、胸腔积液、心力衰竭。此外,1.8%接受莫博替尼的患者发生了致命性不良反应,包括心力衰竭(0.9%)和肺炎(0.9%)。17%患者由于不良反应永久停药,51%患者由于不良反应暂时停药,25%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减量)。总体来看,莫博替尼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