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代拉里斯是一种口服选择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抑制剂,在既往经过治疗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奥妥珠单抗是糖基化工程制成的II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研究显示,在低度淋巴恶性肿瘤患者中(包括初治、unfi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奥妥珠单抗比利妥昔单抗更有效。临床上,CLL的治疗策略在近些年取得了显著发展,多种新型药物相继问世,包括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BCRi)——伊布替尼、艾代拉里斯,以及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等。
为了进一步比较伊布替尼单药方案与艾代拉里斯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在治疗R/R CLL上的差异,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学者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Eur J Haematol杂志上。
研究人员纳入欧洲多家医学中心共675例确诊为R/R CLL的成人患者,其中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组563例,艾代拉里斯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组112例,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检验检查结果、治疗史、随访预后等数据。
单药治疗组中位治疗时间为18个月,而联合治疗组为12个月。在中位1.8年的随访期间,共143例患者死亡,其中单药治疗组为105例(18.7%),联合治疗组为38例(33.9%)。在总体生存率统计上,单药治疗组要优于联合治疗组。
在中断治疗统计上,单药治疗组为119例(21.1%),其中67例(11.9%)系CLL进展所致、26例(4.6%)系Richter转化所致;而联合治疗组为50例(44.6%),其中16例(14.3%)系CLL进展所致,2例(1.8%)系Richter转化所致。
单药治疗组常见毒副反应包括感染(42例)、房颤(30例),而联合治疗组常见毒副反应包括腹泻(21例)、感染(15例)。
在单变量分析上,研究人员发现治疗方案(伊布替尼或艾代拉里斯-利妥昔单抗)、BALL风险评级、Binet分期(C期)、既往治疗类型、del(17p)阳性与OS较差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在多变量分析上,既往治疗类型、LDH异常、del(17p)阳性可作为OS的独立预测因子。
综上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在研究设计上存在诸多局限性,但此次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伊布替尼单药方案在治疗CLL上要优于艾代拉里斯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方案,这为CLL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艾代拉里斯(ZYDELIG)可用于哪3种血癌?支撑的临床数据是怎样的?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艾代拉里斯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ad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