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非尼是一种多靶点的、细胞内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外周细胞的多个激酶抑制肿瘤形成、血管新生和肿瘤微环境形成,参与正常细胞功能及病理过程。其抑制的激酶包括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VEGFR1-3)、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与肿瘤微环境相关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的KIT、RET、BRAF三种原癌激酶。适应症之广泛,目前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mCRC的治疗,7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转移性消化道间质肿瘤(GIST)的治疗。
与结直肠癌其他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药物比较,瑞格非尼的小分子结构能进入到细胞膜内,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瑞格非尼的活性特性与包括索拉非尼、阿西替尼等在内的其他多激酶抑制剂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体现在作用靶点更加全面。
肝癌治疗已全面进入靶免时代,多种靶免联合的治疗方案已经被国内外指南列为推荐方案。从机制来看,TKI类药物能够改善肿瘤血管状态、调节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多项研究证明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疗效,为肝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目前多数的研究集中于一线治疗,靶免联合之后的二线治疗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瑞格非尼二线治疗证据充足,靶免联合治疗进展后换用瑞格非尼是被临床普遍接受的策略。但是否需要在二线继续与免疫治疗进行联合目前仍有待验证,期望未来能够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探索二线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策略的价值。
瑞格非尼作为晚期肝癌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近年来在靶免联合方面做了非常多的探索,目前也取得了一些硕果。瑞格非尼的抗肿瘤机制可以概括为抗血管生成、抗肿瘤增殖、抗肿瘤转移和抗免疫抑制的多重抗肿瘤作用,与免疫药物联合可以起到协同抗肿瘤的作用。但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相关因素,内在的机制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我国四家三甲医院完成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瑞格非尼联合TACE作为二线治疗可获得7.4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14.3个月。这一研究的发布为瑞格非尼联合TACE作为晚期肝癌二线治疗增添了新的循证证据。在我们临床实际工作中,靶向药物联合TACE治疗,有些患者的中位OS远超14.3个月。值得关注的是,当患者在接受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病情持续进展时,一方面要根据患者病情分析是否需要再次TACE治疗,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靶向药物耐药的可能。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瑞格非尼 https://rgfn.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