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替尼在伴丛状神经纤维瘤的NF1患儿中展现长期疗效?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MEK 1/2抑制剂,通过靶向RAS下游通路信号调节酶MEK来抑制过度激活的RAS通路,从而控制细胞异常增殖和肿瘤生长。2020年,司美替尼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PN的NF1患者,为全球首个NF1创新疗法,且已于今年5月在中国获批。
既往1期和2期临床试验对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PN的NF1患儿分别进行了中位30个周期(1周期=28天)和36个周期的司美替尼治疗,结果显示司美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相关疼痛,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由于司美替尼治疗通常需要持续数年,这些患儿使用司美替尼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这项美国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纳入了来自前述1期和2期试验中共74例2~18岁、伴有症状且无法手术的PN、试验结束时仍在接受司美替尼治疗的NF1患儿(24例来自1期试验,50例来自2期试验),分析患儿长期接受司美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患儿中位年龄为10.3岁,58%为男性。30例患者入组时伴PN疾病进展(定义为入组前15个月内PN体积上升≥20%)。
研究数据截止至2021年2月,提供了最长达5年的观察数据。数据截止时,来自前述1期和2期试验的患儿的中位司美替尼治疗时间分别为75.5个周期和55.5个周期,仍在接受司美替尼治疗的患儿分别有9例(38%)和23例(46%)。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患儿(52/74,70%)在接受司美替尼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至少20%并持续三个月以上(定义为临床确认的部分应答,cPR);首次cPR的中位持续时间达34.5个周期,44例(59%)患儿的cPR持续12个周期以上。在参与前述1期和2期试验的患儿中,中位肿瘤体积最大缩小比例分别达-32%和-27.2%。这些数据证明了司美替尼抑制患儿PN肿瘤体积的持续有效性。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3000。其特征主要是NF1基因突变导致的RAS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从而引发细胞异常增殖和肿瘤。丛状神经纤维瘤(PN)为NF1的常见良性肿瘤,见于高达50%的NF1患者,能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持续性疼痛和容貌损伤。大多数PN在儿童阶段即被诊断,且肿瘤在此阶段的增长最为迅速。
PN的治疗仍面临较大挑战:与其他良性肿瘤相似,常规细胞毒性化疗对PN疗效有限;放射治疗疗效不稳定,且可能诱发恶性肿瘤,亦不适用于PN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PN的主流方案,但因肿瘤与神经紧密相连,技术上难以彻底切除。因此,亟需探索NF1相关PN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伴PN的NF1患儿长期使用司美替尼治疗可维持其肿瘤体积的缩小。肿瘤所带来的疼痛和其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亦有明显改善。此外,研究中并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隐患,研究人员亦在进行更长期的安全性观察。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