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又称洛拉替尼)Lorlatinib属于第三代靶向药ALK/ROS1 TKI,2022年4月29日在中国上市,劳拉替尼/洛拉替尼Lorlatinib,作为克里唑替尼耐药的后续治疗,可抑制克里唑替尼耐药的9种突变,特别适合对其他ALK耐药的晚期非小型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劳拉替尼(Laratinib)是ALK的第三代抑制剂,因其在克唑替尼(critinib)治疗抵抗后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归入ROS1二代抑制剂。经过两个月的治疗,R先生的脑部病变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
在NSCLC中,约有2%-5%的NSCLC中,ROS1基因的表达呈阳性。ROS1与ALK有相似之处,两种药物均为克唑替尼的首选。
最近推出的一种新型药物,为ROS1阳性NSCLC病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可以使NSCLC病人在出现克唑替尼抵抗或者病情恶化时,获得更好的疗效。在此,我们将为您介绍5种药物,它们可以被用来治疗各种克唑替尼抵抗和疾病发展。
劳拉替尼(罗拉替尼,Lorlatinib)当ALK+NSCLC在中国获得批准时,它被称为罗拉替尼。劳拉替尼(Laoratinib)是一种新型的ALK抑制剂,对ROS1+NSCLC克唑替尼耐药有较好的疗效。
今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使用劳拉替尼(Rolatinib)对已使用至少一种ROS1抑制剂(2-5线或更多线)的患者,其总体有效率为45%,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1个月,总体生存时间为19.6个月;劳拉替尼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转移)的疗效也达到了72%。
两次复发两次进展,抗癌五年,至两年无癌
这是一位72岁的男性,年轻的时候有过抽烟的经历,他的诊断是一位局部晚期的肺腺癌。在对病人进行彻底的放疗和化学治疗后,病人的病情得以控制。
21个月之后,这位病人在追踪的时候,又被诊断出有复发的肺病,因此再度进行了上、下两次手术。病人的肿瘤又被抑制住了。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切片和第二代测序仍显示ROS1基因的重排突变。
在15个月之后的追踪中,影像学发现有可疑的淋巴结及远端转移,结合组织切片的结果,病人再一次被证实是复发。
二代测序显示SLC34A2-ROS1融合基因,CDKN2A基因缺失,TET2P1617fs86基因突变,影像学检查显示无脑转移。于是,病人开始服用克唑替尼的第一批药物,剂量为250 mg,每日2次。
从效果上来看,服用了两个月后,病人的肿瘤负担明显减轻,但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出现了疲劳、便秘、便秘、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奥通含量下降等症状,医生们考虑到这一点,决定将克唑替尼的剂量减少到250 mg/天。
病人的症状足足维持了24个月。对于下一步的治疗,医生们说,如果有新的影像资料,他们会对病人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罗拉替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学疗法、克唑替尼等多种疗法。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0mg,每一天一次,每一天都在相同时间使用。忘记使用时,如果离下一次使用的时间不少于4小时,可以补服。不可同一时间段服用两次分量。
副作用:
劳拉替尼Lorlatinib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手臂、腿、手和脚肿胀(水肿);关节或手臂和腿部的麻木和刺痛感觉(周围神经病变);思考困难或困惑;呼吸困难;疲劳;体重增加;关节疼痛;情绪变化;感到悲伤或焦虑;腹泻等。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