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的世界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较为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5%。在这之中,ROS1基因突变虽然仅在1%-2%的NSCLC患者身上出现,却因它对癌细胞生长的强大驱动作用,成为肺癌治疗研究的关键突破点。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作为新一代专门攻克ROS1阳性NSCLC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正为患者们带来新的希望。
正常情况下,细胞生长受一套有序的信号系统调控。当ROS1基因与其他基因融合,便会产生突变,打乱这套信号系统,激活一系列异常信号通路,促使癌细胞疯狂增殖、肆意扩散。洛普替尼的工作原理,就是精准地“瞄准”ROS1激酶,将其活性抑制住,从而切断癌细胞生长的“信号源头”,让癌细胞失去无限繁殖的能力。打个比方,它就像是给癌细胞生长的“失控列车”按下紧急制动按钮,阻止其继续狂奔。
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洛普替尼优势明显。以往针对ROS1阳性NSCLC,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是常用药物。克唑替尼对没有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晚期ROS1阳性NSCLC疗效不错,但一旦癌细胞转移到脑部,它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恩曲替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有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状况,可面对ROS1阳性NSCLC中常见的G2032R耐药突变,也显得力不从心。
洛普替尼却能巧妙应对G2032R耐药突变。这源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它可以紧密贴合突变后的结合区域,就像一把量身定制的精巧钥匙,能打开其他药物打不开的“锁”,避开其他ROS1抑制剂容易出现的耐药困境。这种特性让洛普替尼在治疗ROS1阳性NSCLC时,肿瘤应答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治疗耐药风险。
临床研究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洛普替尼的出色表现。在开放标签、多队列的1/2期TRIDENT-1试验中,研究人员对洛普替尼在晚期实体瘤(包括NSCLC)患者身上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在71名未曾接受过ROS1-TKI治疗的患者里,总体缓解率(ORR)高达79%(95%CI,68-88),其中6%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73%的患者肿瘤部分缩小。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4.1个月(95%CI,25.6-不可评估),70%的患者缓解时间至少维持12个月。在56名之前接受过1种ROS1-TKI治疗的患者中,ORR为38%(95%CI,25-52),5%的患者肿瘤完全缓解,32%的患者肿瘤部分缓解。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4.8个月(95%CI,7.6-不可评估),48%的患者缓解持续至少12个月。
对于一开始就有可测量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8名未接受过TKI治疗的患者中有7名颅内病变得到缓解,12名接受过TKI预治疗的患者中有5名颅内病变有应答。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无论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个治疗阶段,洛普替尼都展现出良好疗效,尤其是对颅内病变的控制,为脑转移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洛普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20%)有头晕、味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疲劳、认知障碍和肌肉无力等。使用过程中还需警惕一些风险,像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间质性肺病(ILD)/肺炎、肝毒性、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引发的肌痛、高尿酸血症、骨骼骨折以及胚胎-胎儿毒性等。不过总体而言,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处于可接受范围,医生也会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密切监测、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洛普替尼的问世,为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拓了新的治疗路径,它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出色的临床疗效,为肺癌治疗领域增添了强大助力。随着研究持续深入、临床应用不断推广,相信它会在肺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瑞普替尼/瑞波替尼(REPOTRECTINIB)对传统治疗无效或产生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洛普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rp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