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受体家族包括6种受体链、2种诱饵受体(IL-1RⅡ,IL-18BP)和2种负调节剂(TIR8或SIGIRR,IL-1RAcPb)。固有免疫系统几乎所有细胞的表达均受IL-1家族成员的影响,适应性免疫的淋巴细胞分化也受到IL-1家族成员的调控。IL-1跨膜受体分 Ⅰ 型和 Ⅱ 型2种,几乎在所有组织中表达,由于IL-1α或IL-1β结合同一种受体IL-1RⅠ,故其拮抗剂可阻止IL-1α或IL-1β与受体结合。IL-1Ra是天然的抗炎因子,与IL-1竞争性结合细胞膜上的IL-1受体,从而影响IL-1的信号传递,阻断其生物学功能,在调节免疫、抑制炎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自身炎症性疾病治疗的IL-1靶向药物包括3种,分别为阿那白滞素、Rilonacept和Canakinumab。阿那白滞素是第1个针对IL-1的靶向治疗药物,其是天然存在的IL-1Ra的重组形式,可以阻断IL-1α及IL-1β与IL-1受体结合,半衰期4~6 h,需每日皮下注射给药。从1993年开始使用,2001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阿那白滞素 已被证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冷炎素相关周期性综合征、2型糖尿病、痛风、心衰等多种疾病中有效。阿那白滞素不仅可以皮下注射,在自身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期静脉注射同样效果显著,因其同时具有拮抗IL-1α和IL-1β活性的能力,但目前尚未知悉的是,阿那白滞素的多少功效是由于拮抗IL-1α,多少功效是拮抗IL-1β而达到的。
阿那白滞素在KD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动物实验提示,阿那白滞素可减轻KD模型小鼠血管炎,避免动脉瘤的发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提示IL-1Ra可能降低KD CAA发生率,改善KD患者冠状动脉的远期预后。许多临床线索亦提示,IL-1β在KD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KD患儿体内的IL-1β基因转录增强,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VIG无反应患者的IL-1β基因表达上调,IL-1Ra基因表达下调,均提示IL-1可作为KD的治疗靶点。目前阿那白滞素尚未被批准用于KD的临床治疗,但多项研究已提示阿那白滞素可能对减轻KD的症状及改善其冠状动脉预后有重要意义。
对于KD合并冠状动脉瘤者,阿那白滞素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冠状动脉恢复。1例KD合并心肌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重症患儿,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巨大动脉瘤,多剂IVIG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阿那白滞素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发热迅速缓解且冠状动脉状态稳定,随访6个月后冠状动脉恢复正常。阿那白滞素对K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同样有效,应用阿那白滞素后症状短时间内缓解,炎性指标下降,数月后冠状动脉恢复。对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或MAS的难治性KD,阿那白滞素可快速缓解发热、易激惹等症状,短时间内使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停用后病情无反复,且未出现不良反应。阿那白滞素对于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同样有效,且可抑制CAA进展。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那白滞素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