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托坦/密妥坦(MITOTANE)是杀虫剂二氯二苯基二氯乙烷工业生产的副产品,由于其肾上腺素溶解特性,已广泛用于ACC治疗。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米托坦辅助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期延长有关;然而,一项随机对照试验(ADIUVO)的结果仍有待发表。随机对照FIRM-ACT试验发现,米托坦联合依托泊苷、多柔比星和顺铂(EDP-M)的反应率(23%vs 9%)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个月vs 2.1个月)优于链脲佐菌素,总生存期无显着差异(14.8个月与12个月)。因此,EDP-M通常被认为是ACC的一线细胞毒性治疗。
ACCs是肾上腺皮质的罕见且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0.7-2.0例/百万人。ACCs可能是罕见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的一部分,包括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染色体11p15.5上印记基因的改变)和Li-Fraumeni综合征(TP53突变),但大多数病例是散发性的。ACC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在40至50岁之间,女性更常受到影响(55-60%)。在分泌性肿瘤或其他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体征和症状的情况下,患者通常表现出激素过量的症状。
虽然米托坦/密妥坦血浆水平会影响反应率,但一些患者尽管血浆水平达到治疗水平,但仍无反应。更重要的是,即使维持治疗性米托坦/密妥坦水平,最初有反应的患者通常也会复发,这表明对米托坦的继发性获得性耐药在复发和进展中起作用。
已在人类癌细胞系H295R和SW13中检测了与米托坦/密妥坦治疗相关的分子变化。细胞毒性作用在治疗性米托坦浓度(30–50μM)下可见,线粒体破坏似乎通过caspase 3/7激活细胞凋亡,从而解释细胞毒性。
影响还包括参与类固醇生成的线粒体基因表达减少,如STAR、CYP11B1和CYP11B2,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降低。最近,微粒体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也称为ACAT-1)的抑制被认为是主要的作用方式。由于SOAT催化游离甾醇和酰基辅酶A生成胆固醇酯,因此有人提议抑制其活性会导致游离胆固醇水平升高、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然而,获得性米托坦/密妥坦抗性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在此着手生成抗米托坦细胞系,以研究体外米托坦抗性机制。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米托坦/密妥坦(MITOTANE)是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药物吗?效果如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米托坦/密妥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mituo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