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帕生坦商品名为Filspari,是一款口服单分子双效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DEARA)。它有200mg和400mg两种规格的改良椭圆形白色至类白色薄膜包衣片,200mg规格刻有“105”,400mg规格刻有“021”。2023年2月,它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成为同类首创药物,用于医疗用途。
司帕生坦主要用于减少有快速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蛋白尿,这类患者通常尿液蛋白肌酐比(UPCR)≥1.5g/g。IgA肾病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肾脏疾病,全球患者数量从2015年的880万增至2020年的930万,我国患者约220万,预计2030年全球将达1020万,我国约240万。该病高发于25-39岁人群,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或终末期肾脏疾病,多达50%的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司帕生坦选择性靶向内皮素A(ETA)受体和血管紧张素II亚型1(AT1)受体。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II在肾脏病理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过度激活会加重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致使肾功能恶化。司帕生坦通过阻断这两个受体,遏制二者过度激活引发的不良连锁反应。一方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与氧化应激,改善肾小球内微环境;另一方面促进肾小球内血管舒张、增加血流,还能抑制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和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进程,保护肾功能。
在3期PROTECT(NCT03762850)试验中,接受司帕生坦(n=141)治疗的患者在36周后,蛋白尿平均降低了49.8%,而接受厄贝沙坦(n=140)治疗的患者蛋白尿仅降低了15.1%。在另一项针对IgA肾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司帕生坦组患者的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和尿素氮等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极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
开始司帕生坦治疗前,需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和阿利吉仑。推荐初始剂量为200mg口服,每日一次,14天后若耐受则增加至推荐剂量400mg每日一次。中断治疗后重新开始,同样先从200mg每日一次开始,14天后增至400mg每日一次。患者应在早餐或晚餐前用水整片吞服,保持相同进餐给药模式。若漏服,在定期计划时间服用下一剂,切勿双倍或额外补服。
司帕生坦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14%)、低血压(包括直立性低血压,14%)、头晕(13%)、高钾血症(13%)、贫血(5%)、急性肾损伤(4%)、转氨酶升高(2.5%)等。在高达2.5%的治疗患者中观察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至少3倍正常值上限(ULN)。因存在肝毒性和胚胎-胎仔毒性风险,司帕生坦只能通过风险评估和缓解策略(REMS)下的限制性项目获得,使用过程需严格遵循相关监测要求。
司帕生坦为IgA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应用的推进,有望在该疾病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改善更多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