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的两大类方式包括TKI靶向单药治疗(如培唑帕尼和舒尼替尼)和靶免联合治疗(如阿西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而具体到每个患者选择哪种药物治疗方式,主要依据IMDC或MSKCC危险分层。低危患者首推单药TKI治疗,高危患者则首推荐联合治疗;而中危人群占比最大,治疗选择仍有争议,如何筛选出适合TKI单药的患者仍是难题。现尚不清楚培唑帕尼在IMDC中/低风险组或不同转移部位的患者中的治疗反应是否一致。基于此,一项回顾性、多中心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探讨了一线培唑帕尼单药治疗IMDC低/中风险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究了哪类患者可能更适合TKI靶向单药治疗。
在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建立了一个真实世界mRCC患者数据库,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一线培唑帕尼靶向治疗的143例低/中危mRCC患者。根据IMDC风险分层,低危组有46例(32.2%),中危组有97例(67.8%)。大多数患者为透明细胞肾癌,转移部位主要累及肺和骨。在总体队列中,mRC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7个月,中位PFS为21.2个月(95%CI,17.19-27.14)。
生存情况分析:IMDC低危患者的PFS和ORR相对最好。低危组中位PFS可达27.1个月,中危组中位PFS为17.2个月(P=0.0019)。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低危组的ORR高达43% (20/46),中危组为21%(20/94)。既往的研究结果已证实IMDC低危组患者是培唑帕尼治疗的理想目标人群,本研究再次证实VEGFR靶向药物在低危患者中的卓越疗效。中危组再分层,伴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伴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获益更显著,中位PFS分别为25.9个月和11.2个月(P<0.0001)。这提示对于中危人群仍需要更精细的“再分层”,可以进一步分为1个风险因素和2个风险因素,从而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转移特征分析:仅肺转移患者的PFS长于骨转移患者(中位值分别为25.9个月和21.2个月);包括肺转移在内的多发转移患者的PFS比无肺转移的多发转移患者的PFS更长(中位值分别为31.0个月和11.21个月)(单个转移器官累及患者获益优于多个转移器官累及(中位PFS:25.9 个月 vs 14.6个月);对于转移器官累及数量及不同转移部位,培唑帕尼治疗反应不一;在≥65岁及<65岁患者中,两组的PFS相似。单个转移器官累及(特别是肺转移)患者通过培唑帕尼治疗可获得较长的PFS获益。
安全性分析:共65例患者(45.5%)报告了不良事件(AE),多数为轻度(1级或2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色变化、高血压、腹泻、蛋白尿、转氨酶升高和手足皮肤反应等,无患者因AE停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培唑帕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pz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