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帕利是一种创新的首个口服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药物,可以利用肿瘤DNA损伤反应(DDR)途径的缺陷,优先杀死癌细胞。相关体外研究已显示,由奥拉帕利诱导的细胞毒性可能参与了PARP酶活性的抑制过程,并促进了PARP-DNA复合物的形成,最终导致DNA损伤与癌细胞的死亡。
严重不良反应
虽然奥拉帕利是针对性较强的靶向药,但少数病例仍旧会出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导致用药终止,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和肺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
临床试验发现,接受奥拉帕利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少于1.5%的患者可能出现MDS/AML,这些患者几乎都有BRCA突变。
虽然如此,所有出现MDS/AML的患者在使用奥拉帕利前都曾使用过破坏DNA的治疗方法,如铂类化疗或放疗。
而一些患者也存在其他恶性肿瘤以及骨髓不典型增生的既往病史。
因此此类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不是奥拉帕利单药引发的。
使用奥拉帕利之前应该首先考虑患者在之前的化疗过程是否曾引发血液毒性,而且这类毒性是否已明显缓解(级别≤1),只有血液毒性明显缓解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奥拉帕利。
MDS/AML一旦发生都有致命的后果。因此,要在用药前后按月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毒性,如血象、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等。
Ⅱ级及以上的血液毒性一旦产生,则应中断奥拉帕利的使用,一般一周应做一次血细胞计数检测,直至恢复后再重新使用奥拉帕利。若4周后血液毒性仍未恢复之一级以下,患者则应该接受血液科医生的咨询和诊断,如做骨髓分析、血液细胞学检查等。一旦MDS/AML确诊,应马上停用奥拉帕利。
肺炎
<1%的患者在使用奥拉帕利的过程中会发生肺炎,其中少数病例具有致命的。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烧等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需中断Lynparza治疗,并及时评估是否发生了肺炎。若肺炎确诊,则应停止治疗。
胚胎-胎儿毒性
奥拉帕利的作用原理及其动物实验均提示有引起胎儿致畸的可能。
因此,治疗期间或停药后6个月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其他轻度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SOLO-2的数据显示: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在临床试验中是贫血(22%),其余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9%)、疲劳(包括衰弱,占比8%)、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腹泻、关节痛、肌痛、味觉障碍、头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便秘和口腔炎。
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咳嗽,消化不良,白细胞减少,低镁血症,头晕,血小板减少,肌酐增加,淋巴细胞减少和水肿等情况出现的几率低于20%。
可见,除贫血外,其他不良反应中的较严重者(3-4级)出现比例相对安慰剂而言变化不大。
各级别的不良反应导致45%患者治疗暂时中断,27%患者不得不接受剂量减量,11%患者不得不终止使用奥拉帕利。这些数据与安慰剂组有明显差异。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奥拉帕尼/奥拉帕利(LYNPARZA)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奥拉帕利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al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