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是沙利度胺的类似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知包括抗肿瘤、抗血管生成、促红细胞生成和免疫调节等特性。本品适应症是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类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淋巴系统疾病,目前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免疫联合化疗,如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R-CHOP)或苯达莫司汀(BR)方案,但仍有40%左右患者不可避免地面临疾病进展与复发。
CALGB 50401(Alliance)研究是一项Ⅱ期随机临床试验,旨在对比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L组,15~25 mg/d,每周期5 mg递增)及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R2组,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4次(第1个周期),来那度胺用法同单药时用法]3种方案在91例利妥昔单抗后R/R FL患者(利妥昔单抗组因疗效差停止入组,L组45例,R2组46例)中的疗效。
共纳入30例iNHL患者(22例FL,3例MZL,3例SLL/CLL,1例LPL,1例HL(由SLL转化而来),27例可疗效评价。
诱导治疗共2个周期:来那度胺25 mg/d;利妥昔单抗第15天(第1个周期)或每周1次×4次(第2个周期);维持治疗为来那度胺单药(原计量)直至PD或不能耐受。如果患者在诱导结束时未达CR,可选择追加4次利妥昔单抗。所有患者ORR达74%(CR率44%)。中位起效时间为1.8个月,多数患者在维持治疗阶段(约10个周期)获得最佳疗效。亚组分析显示,R2在老年患者、FL以及基线时利妥昔单抗难治患者中也取得了持久而良好的治疗反应。5例患者在诱导治疗结束后追加了4次利妥昔单抗:2例由PR变为CR,3例由SD变为PR。可见,来那度胺或可部分逆转NHL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
另一项研究也认为,来那度胺对既往利妥昔单抗难治、耐药以及治疗后复发的iNHL和MCL仍然有效,可部分逆转其耐药。二者联合协同起效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来那度胺可以通过逆转肿瘤相关的免疫抑制作用,促进利妥昔单抗的ADCC效应。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来那度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