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与BTK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从而抑制BTK的酶活性。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通路的信号分子,BTK通过B细胞表面受体活化的信号通路,为B细胞迁徙,趋化和黏附的必需途径。非临床研究显示,伊布替尼抑制了恶性B细胞的体内增殖和存活,以及体外细胞迁徙和基底黏附。
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2至2020年间在西弗吉尼亚大学癌症中心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217例无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分为有心血管疾病(CVD)组(69例)和无CVD组(148例)。
主要终点是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出血及停用伊布替尼,中位随访时间为1.1年。
与无CVD组相比,CVD组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17%比7%,P=0.02;OR:2.91,95%CI:1.19-7.25)及全因死亡率(39%比23%,P=0.01;HR:1.90,95%CI:1.06-3.41)显著增加;生存率在CVD组和无CVD组分别为43%、54%(P=0.0484);两组患者出血及停用伊布替尼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伊布替尼增加有CVD病史的肿瘤患者新发心房颤动及死亡风险。
伊布替尼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新型靶向药物,但其对心肌离子通道有影响,会增加心房颤动风险。在接受伊布替尼治疗前,建议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如心脏彩超或心脏磁共振等。伊布替尼与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对需要接受该药治疗且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管理提出挑战。
有研究报道,伊布替尼诱发心房颤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PI3K-Akt通路相关,但需进一步证实。
伊布替尼相关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处理策略仍缺乏经验与证据,亟须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指导。该研究结果为血液肿瘤患者应用BTKi后进行心房颤动的监测和预防提供了依据。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