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作为一种多酪氨酸酶抑制剂,其独特的与VEGFR、FGFR结合机制在肝癌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较高的客观反应率。
仑伐替尼的作用机制
仑伐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多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靶点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c-Kit、RET等。
肿瘤的增殖、浸润、转移均离不开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就能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VEGF/VEGFR通路是新生血管的关键通路,VEGFR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且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量与预后密切相关。
仑伐替尼在各类实体瘤中进行了临床实验,如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肺癌、肝癌等。
2015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批准仑伐替尼用于治疗侵袭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进展性、放射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后,在2018年研究证实了仑伐替尼相比索拉菲尼治疗肝癌的非劣效性,2018年8月仑伐替尼被推荐用于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线治疗。
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
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包括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如高血压、掌跖红肿综合征(PPES)、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和疲劳等,大多数为一过性或可逆的,通过减少剂量或对症治疗可减少毒性作用产生。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仑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