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多因素参与的多基因异质性自身免疫病。基本特点有①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②可累及多个系统。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我国患病率在7/10万人左右,高于西方人种。 巴瑞克替尼 获得欧盟批准,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用于对一种或多种抗风湿药物(DMARDs)缓解不足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在一项巴瑞克替尼(一种Janus激酶(JAK)1/2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II期临床研究中,在第24周时,观察到每日口服巴瑞克替尼4 mg结合当前标准治疗(SOC)对于系统性红斑痤疮疾病活动性方面的改善作用优于安慰剂加SOC。
为了阐述 巴瑞克替尼 的作用机制,德国柏林查理特医科大学的一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以“Mechanism of action of baricitinib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markers and key immune pathway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为题发表在了Ann Rheum Dis(IF27.973)期刊上。
患者样本来自双盲、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为期24周的II期临床试验I4V-MC-JAHH。在基线检查时,要求患者具有抗核抗体阳性或抗双链DNA阳性、关节炎或皮疹,其定义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K)得分为≥4。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将患者1:1:1,分为 巴瑞克替尼 2mg、巴瑞克替尼4mg或安慰剂加标准治疗(SOC)组。
239名患者(巴瑞克替尼2mg+SOC:n=88;巴瑞克替尼4mg+SOC:n=82;安慰剂+SOC:n=69)基线和第12周时的血清样本,49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s)基线血清样本。
1.Olink蛋白质组揭示SLE患者基线异常表现为细胞因子失调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基线分析,并与HCs进行比较。Olink蛋白质组学测量的92种分析物中,17种在SLE患者中显著上调,9种表达下调。除PD-L1和IL-10上调外,SLE患者的几种趋化因子(如CCL19、CXCL10、CXCL9、CCL2和CCL20)和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12、IL-17A)均上调,表明慢性SLE免疫异常。
2. 巴瑞克替尼 调节SLE紊乱的细胞因子网络
与安慰剂加SOC相比,在12周时,4 mg巴瑞克替尼+SOC治疗显著降低了SLE患者最初17种上调分析物中的7种分析物的血清表达水平,特异性且显著下调了介导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募集的血清细胞因子。这些结果表明,巴瑞克替尼4 mg治疗可能会介导炎症JAK/STAT细胞因子网络中IFN信号之外的变化。
3.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表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用于确定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变化与SLE活动的临床和血清学测量之间的关系。 巴瑞克替尼 4mg+SOC治疗后下调的CCL19、CXCL10、TNF-α和PD-L1与IFN信号特征相关。除与IFN信号呈正相关外,CCL19与SLEDAI-2K也存在显著正相关。TNFRSF9与肿胀关节数和压痛关节数之间,以及IL-6与最严重关节疼痛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巴瑞克替尼4mg治疗下调了SLE患者中上调的关键细胞因子,并可能在IFN信号之外的多靶点机制中发挥作用,但临床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巴瑞克替尼/巴瑞替尼(BARICITINIB)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感染率如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巴瑞克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aricitin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