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替尼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ALK抑制剂,对获得性ALK耐药突变(例如G1202R)具有活性,并且在1/2期临床试验中与DI-ILD的低发生率(<1%)相关。据我们所知,洛拉替尼对有DI-ILD病史的患者的安全性以前没有报道。尽管继发于ALK靶向治疗的DI-ILD的发生率很低,但根据先前的一个病例系列,它有50%的死亡风险。这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也有可能通过限制高效ALK抑制剂的进一步使用来影响长期的癌症控制。
在比较阿来替尼和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的J-ALEX试验中,观察到与劳拉替尼(91.2%)相当的ORR。Ensartinib的临床活性与洛拉替尼或第二代ALK抑制剂相似,在未接受过治疗的NSCLC患者中ORR为80%,PFS为26.3个月。同样,劳拉替尼的颅内应答明显不优于布加替尼,布加替尼在CNS中尤其有效,因为它含有独特的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基团,这一特征在其他alk-tki中未发现,使其在水和脂肪物质中高度溶解。lorlatinib在临床实践中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适用性,尤其是在重度预处理的颅内进展患者中。lorlatinib的第二个独特特征是其阻断ALK酪氨酸激酶的效力,高于其他ALK-tkis。
我们报告了2例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在使用阿来替尼后出现严重的急性地联德,但没有复发症状。虽然在其他患者中需要证实,但这些结果提供了初步的安全性数据,表明洛拉替尼可能是DI-ILD恢复患者考虑的合理替代疗法。鉴于ALK抑制剂对ALK重排NSCLC患者的疗效,这给患者带来了希望,即使在发展为显著的≥3级DI-ILD后,患者也可能继续耐受并受益于ALK抑制剂治疗。
药物性间质性肺疾病(DI-ILD)是一种罕见的不良事件,与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的靶向治疗相关。尽管新一代ALK抑制剂(如alectinib)可显著提高转移性ALK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存率,但DI-ILD的风险与早期疗法相似。洛拉替尼是第三代ALK抑制剂,在肿瘤对allatinib产生继发性耐药的转移性NSCLC患者中具有活性。虽然在初期1/2期临床试验中,它与低dil-ild发生率相关,但洛拉替尼在有DI-ILD病史的患者中的安全性还没有很好的描述。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