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非佐米(Carfilzomib/Carfilnat),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已经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卡非佐米于2012年7月20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它是一种特异性、不可逆的靶向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2种药物(包括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卡非佐米通过静脉给药,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与第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有所不同,具有更好的效力和耐药性。
卡非佐米主要抑制20S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活性,这是阻止细胞生长的主要功能区。与硼替佐米可逆性结合蛋白酶体的催化β5亚组不同,卡非佐米不可逆共价结合蛋白酶体的催化β5亚组和免疫蛋白酶体β5i(LMP7)亚组。这种作用机制使得卡非佐米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蛋白酶体活性,从而延缓多发性骨髓瘤的肿瘤生长。
卡非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一项针对266例事先接受了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卡非佐米的总响应率达到23%,响应时间中位数为7.8个月。此外,卡非佐米还被纳入多项全球Ⅲ期临床试验,如ENDEAVOUR研究和ASPIRE研究,这些研究均证实了卡非佐米在改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预后方面的有效性。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卡非佐米治疗可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心脏毒性的发生。因此,在使用卡非佐米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并提前预防、全程监测妥善管理相关心脏毒性。
根据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肿瘤心脏病学指南的建议,在卡非佐米治疗开始前,应对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进行分层,并通过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组,并酌情考虑心血管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在卡非佐米治疗期间,应进行定期的心血管监测,包括血压测量、脑钠肽(BNP或NT-proBNP)检测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对于出现心脏毒性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暂停卡非佐米治疗、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进行心功能评估等。在卡非佐米治疗结束后,心血管风险评估应持续至治疗后12个月,以指导长期监测规划。
一项美国META荟萃分析纳入了29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共涉及4164例MM患者,评估了卡非佐米治疗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和风险。结果发现,卡非佐米组所有级别和高级别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高达8.68%和4.92%。这一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卡非佐米心脏毒性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ENDEAVOUR研究和ASPIRE研究的数据也显示,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或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方案相比,卡非佐米+地塞米松(Kd)方案或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KRd)方案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显著增加。这些真实数据为卡非佐米心脏毒性的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卡非佐米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其心脏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在使用卡非佐米时,需要严格遵循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