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类风湿关节炎(RA)无法根治,但通过达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随着JAK抑制剂的成功上市,风湿免疫治疗领域进入了小分子靶向药物时代,对于传统治疗和生物制剂等应答不佳的RA患者,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尼单药治疗的疗效已被证实。但作为在中国上市的两大JAK抑制剂,其疗效哪款略胜一筹呢?
一项研究比较了托法替布组(n=156)和巴瑞替尼组(n=138)对R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将选择性偏差降到最低。使用混合高斯模型(GMM)分析托法替布组和巴瑞替尼组的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轨迹。
1.安全性比较
巴瑞替尼组≤2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托法替布组(p=0.04),在严重感染或可能导致停用JAK抑制剂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2.疗效性比较
随访24周数据显示,巴瑞替尼组CDAI显著低于托法替布组(6.2 vs 8.2,p=0.04),且巴瑞替尼组达到CDAI-LDA比率显著高于托法替布组。
3.经IPTW校正后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随访24周时,巴瑞替尼组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比率显著升高(⊿CDAI=1.9,95%CI:3.7-0.3,p=0.02),达到缓解状态比率也较托法替布组显著升高(OR:1.7,95%CI:1.1-2.7,p=0.04)。
4.采用GMM分析两组患者CDAI的变化轨迹
将患者分为三组:1组(基线时中度疾病活动,在接受JAK抑制剂后立即表现出疾病活动的改善,并在第24周达到LDA)、2组(基线时疾病活动度高,接受JAK抑制剂后立即表现出疾病活动度的改善,并在第24周达到LDA)、3组(耐药组:对JAK抑制剂治疗表现出部分应答,第24周未达到LDA)。
研究发现巴瑞替尼组治疗耐药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托法替布组(13.0%:23.7%,p=0.02);而组1(托法替布组:巴瑞替尼组=50.6%:52.9%,p=0.70)和组2(托法替布组:巴瑞替尼组=25.6%:34.1%,p=0.11)的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
5.与治疗耐药性相关的因素
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耐药组的因素,发现患者产生耐药可能的因素有:基线时HAQ-DI评分高(p=0.02)、在使用JAK抑制剂前使用过多种bDMARDs(p=0.002)和使用托法替布(p=0.03)。
单一治疗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托法替布组患者出现耐药与使用过多种bDMARDs有关(p<0.001);在巴瑞替尼组则未见任何与耐药相关的因素。
研究表明,在将选择性偏差降低到最小后巴瑞替尼与托法替布两者的安全性相似,但巴瑞替尼的临床疗效更好,托法替布对多种bDMARDs耐药的RA患者中可能效果较差。尽管此项研究通过IPTW尽可能减少了偏差,但仍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混杂因素,再者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未来该研究结论仍需在更多研究中证实。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托法替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t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