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预后不佳,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来那度胺作为免疫调节剂(IMiD),具有抗增殖、T细胞共刺激、抗血管生成和抗炎作用等多种作用,且可协同利妥昔单抗和逆转利妥昔单抗难治。考虑到R-GDP方案的安全性较好,研究者在一项II期研究中评估了R-GDP方案联合来那度胺(R2-GDP方案)治疗R/R 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且特别关注了原发难治患者。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研究,开展于西班牙18个中心,纳入不适合ASCT的R/R DLBCL患者。
基线特征:共78例患者纳入ITT分析,在入组的所有患者中,分别有43例(55.1%)和35例(44.9%)患者既往接受过1线和≥2线治疗;33例患者(42.3%)为原发难治DLBCL。
短期疗效:患者ORR为60.2%,CR为37.1%,PR为23.1%;在原发难治患者(N= 33)中,ORR为45.5%,CR 21.2%,PR 24.3%。根据既往接受的化疗线数,受试者之间的缓解无差异(P= 0.356),如果仅考虑原发难治患者时也是如此(P= 0.210)。尽管随着IPI增加有缓解较差的趋势,但在整个人群(P= 0.118)和原发难治患者子队列(P= 0.242)中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长期疗效:中位OS为12.0个月。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34.4%和27.2%;此外23例(29.5%)和14例(17.9%)患者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仍存活且无疾病证据。达到CR的患者的中位OS优于未达CR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47个月和6个月(P< 0.0001)。中位PFS为9.0个月。与未达CR的患者相比,CR患者的中位PFS更好,中位PFS分别为34个月和5个月(P< 0.0001)。
COO亚型分析:IHC测定了64份样本的COO,其中35份样本(54.7%)为GCB,29份样本(45.3%)为非GCB亚型。GCB和非GCB DLCBL之间的缓解无差异,OS和PFS结果也不显著。
基因亚型分析:作者对29例诊断样本进行了靶向大规模平行测序,在所有样本中均发现了至少一个体细胞突变,共检测到206个体细胞突变,样本的中位突变数为7.1个。尽管样本数量较少无法达到显著结果,但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N2患者的生存概率较好,而ST2患者的复发风险较低。作者还分析了MYD88突变是否影响治疗缓解,结果检测到6例MYD88突变患者,其中4例为复发性MYD88L265P突变,但其存在不影响ORR、PFS或OS;2例同时存在MYD88L265P和CD79BY93S突变,但其临床结局同样无差异。
安全性:独立安全委员会(ISC)进行安全性分析并确定R2-GDP方案的剂量后,将34例患者的来那度胺剂量额外降低至5 mg,10例患者顺铂剂量降低至40 mg/m2 d1,吉西他滨剂量降低至500 mg/m2。接受降低来那度胺剂量(5 mg)的患者与接受正常剂量(10-15 mg)的患者具有缓解率相似(P= 0.058)。10例因毒副反应未完成诱导期。7例患者接受完整剂量来那度胺和3例患者接受减少剂量来那度胺,但该剂量差异与脱落率无关(P= 0.353)。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发生AE,以血液学AE为主。3级或以上AE详见表2,最常见的3-4级AE为血小板减少(60.2%)、中性粒细胞减少(60.2%)、贫血(26.9%)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4.1%)。最常见的3-4级非血液学AE为乏力(19.2%)和感染(15.3%)。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泊马度胺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来那度胺/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的服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的介绍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来那度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