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药物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在整合酶抑制剂上市之前,国际上推荐治疗HIV的一线方案一般是以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如依非韦伦、利匹韦林等)和蛋白酶抑制剂(PI,如达芦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作为骨架,配合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阿巴卡韦/拉米夫定等)联合使用。
以NNRTI或PI为骨架的治疗方案已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延长了HIV感染者的寿命预期和生存质量。不过,NNRTI和PI这两类药物存在几个重要的限制,一是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过多,比如依非韦伦带来的头晕、抑郁等精神症状,奈韦拉平带来的严重皮疹等,这个国内服药的感染者应该多有体会;二是药物间相互作用过多,比如PI和抗酸药、抗凝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抗真菌药等许多类别的药物都存在相互作用,在感染者的终身服药过程当中,如果遇到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会受到不少限制;三是随着在人群中的使用时间的延长,耐药情况越来越普遍。
随着以多替拉韦钠,即艾生特(2007年美国FDA批准,2013年进入中国)为代表的第一代整合酶抑制剂(INSTI)进入临床,有研究发现,含有整合酶抑制剂的治疗方案拥有更佳的病毒抑制效果,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患耐受程度更好,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更少,整体上可能优于以NNRTI或PI为骨架的治疗方案。因此,一些医疗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越来越愿意推荐使用含整合酶抑制剂的治疗方案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
多替拉韦钠方案在病毒抑制率上优于PI(DRV/RTV)方案,毒副作用小于PI方案,不过血清肌酐(与肾脏功能相关)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DTG会抑制肾小管的肌酐分泌功能导致的。不过并不会对肾小球滤过率产生明显影响。DTG方案在病毒抑制率上优于艾生特(RAL)方案,毒副作用上二者相近。多替拉韦钠充分继承了第一代INSTI的各项优势,相比于艾生特(拉替拉韦,RAL)等药物,DTG不仅服药剂量小(一天1-2次,每次50mg,不需要增强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DTG特别不容易耐药。如患者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多替拉韦钠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