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肿瘤领域的药物研发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然而相较于其他肿瘤,胰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十分有限。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极差,临床亟待一种可以改善患者生存的治疗方案。
2022年4月1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伊立替康脂质体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LV)联合用于接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此次获批打破了国内继1999年吉西他滨获批胰腺癌适应症后,近23年没有针对胰腺癌药物治疗方案获批的状况,对中国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CSCO、NCCN与ESMO等多部国内外权威指南均一致推荐伊立替康脂质体+5 FU/LV作为吉西他滨为基础治疗方案后的二线治疗选择,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和新的解决方案。
胰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导致药物输送不足,药物在肿瘤中暴露不足,限制了当前治疗方法的疗效。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输送载体,能够增加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提高疗效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已有诸多研究与应用。伊立替康脂质体是包裹在聚乙二醇脂质双分子层中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专为治疗侵袭性疾病而设计,通过以下机制抑制肿瘤生长:
避免肾脏过滤效应:脂质体粒径在10-150nm之间,可避免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过滤,减少药物在血液中的清除,携带药物在血液中长时间循环。
高渗透长滞留(EPR)效应:肿瘤血管壁开孔约为50-100nm,呈高渗透性,药物通过开孔进入肿瘤组织,并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发生扩散并在肿瘤组织内长时间滞留,此为EPR效应。伊立替康脂质体的粒径大于正常血管壁开孔因此不影响正常组织,然而通过EPR效应可穿过肿瘤血管壁,达到药物聚集、增加药物浓度、改善疗效的目的。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表明,伊立替康脂质体可以在血浆内长效循环,增加肿瘤内停留时间。与伊立替康相比,伊立替康脂质体低剂量即可达到常规药物同等暴露量、且持续抑制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强,达伊立替康的3倍。综上所述,伊立替康脂质体可延长药物血浆内循环停留时间并限制分布,优先进入肿瘤内,增加肿瘤内药物暴露以及活性,从而改善胰腺癌生物学特征导致的药物抵抗,增强疗效。
一项全球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NAPOLI-1)8评估了伊立替康脂质体与5-FU/LV联合应用对比5-FU/LV方案治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伊立替康脂质体联合5-FU/LV患者的中位OS为6.1个月,对比5-FU/LV组中位OS显著延长,降低死亡风险33%(HR=0.67, 95%: 0.49-0.92,P=0.012),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NAPOLI-1研究的亚组分析也对不同人种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结果表明,亚洲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脂质体联合5-FU/LV治疗的中位PFS与中位OS均显著高于5-FU/LV组,生存获益更为显著。亚洲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脂质体联合5-FU/LV治疗的中位PFS达4.0个月,中位OS达8.9个月,而5-FU/LV组仅1.4个月(HR=0.48, 95%CI: 0.27-0.85,P=0.011)及3.7个月(HR=0.51, 95% CI: 0.28-0.93,P=0.025)。安全性方面,伊立替康脂质体联合5-FU/LV治疗耐受性良好,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及腹泻为常见3-4级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可控。
伊立替康脂质体在国内成功上市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期待能够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然而,胰腺癌治疗领域的药物探索依然任重道远,药物治疗领域仍存在极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相关机制,研发更多更高效的新药、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扎实的循证学依据。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易安达/伊立替康脂质体(ONIVYDE)能够改善胰腺癌患者生存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