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癌症,致死率高。约有一半的患者会恶化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RC,mCRC),发生肝脏、肺脏的转移,导致预后不良。结直肠癌治疗药Vectibix(panitumumab)、帕尼单抗,是第一个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anitumumab获得FDA快速通道审批资格。安进公司及其合作伙伴Abgenix公司共同向FDA提交了该品生物制剂许可申请,用于治疗化疗失败后转移性结直肠癌。
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为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子家族的成员,其他成员包括HER2,HER3,和HER4。EGFR表达于正常表皮组织中,包括皮肤和毛发囊。在某些人类癌症(包括结肠和直肠癌)中,EGFR表达过量。
EGFR与其正常配体相互作用(如:EGF,转化生长因子-α)导致一系列细胞内蛋白的磷酸化和激活,依次调节涉及细胞生长和生存、运动、增殖基因的转录。KRAS和NRAS是RAS原癌基因家族相关成员。通过EGFR的信号转导可以野生型KRAS和NRAS蛋白激活。但是RAS体细胞突变激活突变,RAS突变蛋白组成性激活与EGFR调节无关。帕尼单抗(Panitumumab)与正常和肿瘤细胞表面的的EGFR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对EGFR与其配基的结合。非临床研究显示,帕尼单抗与EGFR结合阻止配体诱导的受体磷酸化和受体相关激酶的激活,导致细胞生长的抑制、诱导凋亡、减低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生成以及EGFR的内化作用。体外试验和体内动物研究显示,帕尼单抗抑制表达EGFR的人肿瘤细胞株生长和生存。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超48万名mCRC患者接受了基于西妥昔单抗的治疗,超24万名mCRC患者接受了基于帕尼单抗的治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两款单抗都是靶向EGFR的抗体药,但二者在生物学、分子结构等方面存在重要差异。西妥昔为可以介导ADCC的IgG1亚型,帕尼单抗为只有阻断活性的IgG2亚型。二者结合区虽然均位于EGFR胞外domain III,但帕尼单抗亲和力要比西妥昔单抗高一个数量级,在阻断EGFR与高亲和力配体和低亲和力配体的结合及以及抑制下游信号通路传导的效果上,二者差异比较微弱(225为西妥昔,ABC-EGF为帕尼单抗)。
在抑制由配体刺激的细胞增殖方面,二者也没有很显著的差异(SW948:EGF依赖性细胞生长)。在A431和MDA-MB-468两种可以内源分泌TGFα的细胞系中,帕尼单抗可以看到比西妥昔单抗抑制增长作用略强获批适应症上,二者均只适用于EGFR阳性、KRAS/NRAS/BRAF野生型基因型无法切除的mCRC患者群体。西妥昔单抗的给药方案为首次给药400mg/m2,后续250mg/m2,QW(250mg/m2≈6~8mg/kg)。帕尼单抗6mg/kg,Q2W或9mg/kg,Q3W。
ASPECCT的III期和WJOG6510G的随机II期试验表明,与西妥昔单抗相比,帕尼单抗在化疗难治性KRAS exon 2 WT mCRC患者的总生存率方面具有非劣效性。
两项试验最终有374名患者纳入疗效分析(帕尼单抗,n=185;西妥昔单抗,n=189)。帕尼单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2.8个月(95%CI,10.8-14.4),而西妥昔单抗组为10.1个月(95%CI,8.9-11.7),帕尼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7个月(95%CI,4.1-5.0),而西妥昔单抗组为4.1个月(95%CI,3.1-4.7)。
安全性方面,皮肤毒性和低镁血症是EGFR抗体常见的副作用。二者均有广泛的皮肤毒性,89.7%VS 87.8%。帕尼单抗的≥3级的皮肤毒性和低镁血症均高于西妥昔单抗。可能和帕尼单抗的高亲和力相关。从临床结果来看,帕尼单抗在药效上略显优势。但与西妥昔单抗相比,帕尼单抗降低给药频率却并未降低毒副作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帕尼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