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必行海外医疗海外就医 扫码咨询
康必行海外医疗海外就医 小程序官网

常见疾病库

当前位置: 康必行海外医疗 > 肿瘤资讯 > 朗妥昔单抗(Zynlonta/Loncastuximab)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朗妥昔单抗(Zynlonta/Loncastuximab)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时间:2023-07-13 11:21 来源:药品咨询 作者:康必行-小璐

  朗妥昔单抗推荐用法是每3周为1个给药周期,在每个周期的第1天静脉滴注给药1次。前2个周期中,给药剂量为0.150 mg/kg,第3个周期开始,每个周期给药剂量为0.075 mg/kg。在第2次给药后,朗妥昔单抗的Cmax和AUCτ分别为2911 ng/mL和21 665 ng·d·mL-1。按推荐方案给药,在第1次给药210 d后达到稳态,稳态Cmax为1776 ng/mL,AUCτ为16 882 ng·d·mL-1。

朗妥昔单抗

  平均分布容积为7.11 L,单次给药后平均清除率为0.499 L/d,达稳态时清除率为0.275 L/d。稳态下的平均半衰期为20.8 d。朗妥昔单抗的单克隆抗体部分通过分解代谢途径代谢成小肽。小分子细胞毒药物SG3199在体外由CYP3A4/5代谢。尚未在人类中研究SG3199的主要排泄途径,预计SG3199通过肾脏排泄的量微乎其微。

  用法与用量

  注射用朗妥昔单抗为冻干粉针,规格为10 mg/瓶,需用2.2 mL注射用无菌水重新配制后,最终浓度为5 mg/mL,pH值约为6.0,进行静脉滴注。

  朗妥昔单抗的推荐剂量为0.15 mg/kg,每3周静脉滴注1次,连续用2次,之后给药剂量为0.075 mg/kg,每3周静脉滴注1次。每次静脉滴注时间需要在30min以上。

  给药前给予地塞米松可降低给药期间水肿或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在无禁忌情况下,推荐从给予朗妥昔单抗前1天开始,先给予地塞米松4 mg,口服或静脉注射均可,每日2次,连续3 d。如未在给药前1天使用地塞米松,至少应在当日给药前2 min给予地塞米松。

  如果因朗妥昔单抗相关毒性而延迟给药超过3周,后续将朗妥昔单抗的给药剂量减少50%。剂量减少后如果毒性不良反应再次发生,需考虑停药。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ADC一般是通过与目标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相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复合物被运输到溶酶体内处理,细胞毒药物被释放到细胞内与目标物结合,诱导细胞死亡。

  CD19仅表达于B细胞表面,因此成为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热门靶点。朗妥昔单抗是靶向CD19的ADC,是由人源化抗CD-19抗体与一种吡咯并苯二氮䓬二聚体细胞毒烷化剂(SG3199)通过蛋白酶可裂解的缬氨酸-丙氨酸接头偶联而成。连接到接头上的SG3199被命名为SG3249,也称为Tesirine。

  朗妥昔单抗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1×103,平均2.3个SG3249分子连接到每个抗体分子上,抗体分子来源于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小分子成分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朗妥昔单抗与B细胞表面上的CD19结合后,朗妥昔单抗被内化,然后通过蛋白水解裂解释放SG3199。释放的SG3199与DNA小沟结合,并形成高度细胞毒性的DNA链间交联,从而破坏复制等必要的DNA代谢过程,进而诱导细胞死亡。

  在体外实验中,朗妥昔单抗在不同细胞系中均表现出IC50与细胞表面CD19密度的相关性(P,0.05),CD19密度越高,朗妥昔单抗表现出的细胞毒性越强,而这一趋势在分离出的SG3199的体外实验中并不存在,SG3199对所有细胞均表现出有效的细胞毒性。动物实验中,朗妥昔单抗延长了2种表达CD19的Burkitt淋巴瘤模型小鼠生存期,并在高剂量组表现出更强的作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朗妥昔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Zynlonta/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康必行顾问】

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膳食指导,报告解读,“一对一”定制服务,让您省时省力省心!每个康必行顾问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医生团队。 详情请点击

(责任编辑:康必行-小璐)
  • 相关推荐
  • 其他推荐

添加康必行海外医疗专业医学顾问免费咨询

已有 数万名 患者成功添加
专业医学顾问,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用药参考,前沿治疗,报告解读等解决您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栏目分类

肿瘤资讯文章

本周热门文章
咨询电话

微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