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A-1L研究结果证实布吉他滨相较于克唑替尼替尼可以给ALK融合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带来持续获益。布加替尼(布吉他滨)是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在体外及临床上能达到的浓度下,对多种激酶,包括ALK,ROS1原癌基因(C-ros proto-oncogene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和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FLT-3)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CFR)缺失和点突变有抑制活性。
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Ⅲ期研究,旨在比较布加替尼与克唑替尼用于未经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275例ALK阳性的ⅢB/Ⅳ期NSCLC患者,先前未经ALK抑制剂治疗,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全身治疗不超过1个,允许伴有无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布加替尼组(137例,前7天90mg起始,然后增至180mg qd)或克唑替尼组(138例,250mg bid),治疗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因其他原因终止治疗。
分层因素包括基线时脑转移状态、先前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化疗。每8周评估1次疾病状态,经独立盲法评估委员会(BIRC)判定疾病进展后,允许克唑替组患者交叉至布加替尼组接受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BIRC按RECIST v1.1评估的PFS.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确认的ORR、确认的颅内ORR、颅内PFS、OS、安全性和耐受性。
截至2018年2月19日首次中期分析时,ALTA-1L研究两组仍在接受研究治疗的患者在布加替尼组为95例(69%),克唑替尼组为59例(43%),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9.3个月。35例患者因疾病进展交叉至布加替尼组。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BIRC评估的中位PFS布加替尼组尚未达到,克唑替尼组为9.8个月;1年PFS率两组分别为67%和43%,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HR=0.49,P=0.0007)。研究者评估的PFS组间亦有统计学差异,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分别为未达到和9.2个月(HR=0.45,P=0.0001)。1年OS率布加替尼组为85%,克唑替尼组为86%。
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年龄、性别、种族、基线时有无脑转移及先前有无接受过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化疗,BIRC评估的PFS结果均以布加替尼组更好。意向性治疗人群(ITT)中,确认的ORR在布加替尼组为71%,克唑替尼组确认的ORR为60%,但P值无意义(P=0.0678);基线时伴可测量脑转移灶的患者布加替尼组为18例,确认的颅内ORR为78%,克唑替尼组21例患者基线时伴脑转移,确认的颅内ORR为29%,差异达统计学显著性(P=0.002)。基线时伴任何脑转移灶的患者确认的颅内ORR两组分别为67%和17%,差异显著(P<0.0001);ITT人群中,布加替尼较克唑替尼显著改善颅内PFS(HR=0.42,P=0.0006)。基线时伴脑转移的患者,布加替尼组的颅内PFS亦显著改善(HR=0.27,P<0.0001)。
最常见的≥3级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在布加替尼组为血肌酸磷酸酶升高(16.2%)、血脂肪酶升高(13.2%)和高血压,克唑替尼组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9.5%)、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8%)和脂肪酶升高(5.1%)。任一级别的间质性肺病/肺炎在布加替尼组为3.7%,克唑替尼组为2.2%,两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的比例分别为11.8%和8.8%。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NIX)的作用功效与副作用说明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布加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j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