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氟司特对哮喘的治疗作用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并不显著。2007年,Louw等对罗氟司特减轻早发型哮喘反应和迟发型哮喘反应(LAR)进行了随机双盲实验,入选13例年龄18~50岁、FEV1占预计值≥70%、对组胺存在高反应性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其中11例患者接受1 000μg罗氟司特口服,2例患者接受500μg口服。
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在给予研究药物后1 h进行过敏原攻击,将EAR定义为过敏原攻击后2 h内FEV1降低≥20%;LAR定义为过敏原攻击后2~9 h内FEV1降低≥15%。实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在治疗后的最初1 h内,患者FEV1的改善并无显著差异,提示罗氟司特没有急性支气管扩张作用;但减轻EAR,FEV1的变化幅度降低了10%;减轻LAR更为显著,FEV1的变化幅度达43%(P=0.000 9)。这证明罗氟司特可在患者体内通过抗炎作用预防过敏原攻击,对阐明其预防哮喘急性发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述试验显示罗氟司特单独应用治疗哮喘有一定效果;但亦可作为哮喘常规治疗的辅助用药。Bateman等在2016年进行了Ⅱ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了64例18岁以上且常规应用ICS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在维持现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用500μg罗氟司特加10 mg孟鲁司特、安慰剂加10 mg孟鲁司特,分别治疗4周,其中包括4周的洗脱期。
结果显示,对于中、重度的哮喘患者,单独使用孟鲁司特的疗效不显著;而与罗氟司特联合应用,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皆显著改善。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平均FEV1改善100 ml(P=0.013),伴随白天症状和哮喘控制评分(ACQ-7)的改善,联合治疗在洗脱期也发现了遗留效应,提示罗氟司特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体现其完整的效应。
罗氟司特可用于某些类型哮喘的治疗,如因其对中性粒细胞炎症的显著抑制性可用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还可通过抗炎机制来减轻由外源性物质激发引起的早发型哮喘反应、迟发型哮喘反应,故也可用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因其对ICS和孟鲁司特的增强作用,故主要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用药。
推荐用药量为500μg/d.罗氟司特虽有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但与ICS的长期不良反应不同,这些不良反应大部分是短期的,故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能得到保障,且疗效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罗氟司特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f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