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全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布加替尼的研发背景基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在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关键作用。ALK融合基因在易感肺实质的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导致肿瘤的形成。布加替尼通过特异性地抑制ALK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布加替尼还对多种EGFR突变形式具有选择性,并表现出对多种ALK耐药突变的广泛临床前活性。这种双重抑制机制使得布加替尼在ALK阳性NSCLC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肺癌早期发病隐匿,早期肺癌多数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薄层胸部CT检查时发现;常见症状有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
中、晚期:肺癌压迫、侵犯临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产生下列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呛咳、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静脉怒张,甚至晕厥;
4.侵犯胸膜及胸壁,引起持续性剧烈胸痛;
5.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6.侵入纵隔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引起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7.淋巴转移后,可出现体表淋巴结肿大;
8.产生内分泌物质,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综合征、Cushing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
布加替尼(Brigatinib),原名AP26113,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属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双重抑制剂。它具有广泛的抗激酶活性,包括ALK、ROS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以及抗EGFR的缺失和点突变。布加替尼的设计使其能够抑制ALK磷酸化及其下游信号蛋白的激活,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该药物在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特别是对克唑替尼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
对于长期服用布加替尼的患者,临床医生需定期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胰酶水平、CPK水平等)、心电图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等。这些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布加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j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