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戈替尼(Jyseleca/filgotinib)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较为常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约有1%的人口受其困扰。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严重时可造成关节畸形,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活动能力。此外,非戈替尼还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结肠和直肠内壁发炎,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和身体健康。
非戈替尼是一种口服的Janus激酶(JAK)抑制剂。在人体细胞内,存在着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它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炎症发生时,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IL-12、IL-23等会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JAK激酶,进而激活STAT蛋白。被激活的STAT蛋白进入细胞核,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非戈替尼通过选择性地抑制JAK1,阻断了这一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目的。这种对特定JAK亚型的精准抑制,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能减少对其他正常细胞功能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在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非戈替尼治疗的患者在疾病活动度改善方面表现出色。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接受非戈替尼治疗的患者在12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20%改善标准(ACR20)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许多患者在用药后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非戈替尼也展现出积极效果。
研究表明,使用非戈替尼治疗的患者,其肠道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内镜下黏膜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腹泻、便血等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非戈替尼的用法通常为口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推荐剂量为每日200mg。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剂量可能会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有所调整。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增减剂量。
非戈替尼为炎症性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它有望帮助更多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如同所有药物一样,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保障自身健康。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