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米替尼/佩米替尼(Pemigatinib,商品名达伯坦)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胆管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一、培米替尼的作用机制
培米替尼主要针对FGFR通路,通过抑制FGFR1、FGFR2和FGFR3的磷酸化和信号传导,降低细胞活力,从而阻止或减缓癌细胞的扩散。FGFR基因变异存在于多种类型的人类肿瘤中,尤其在胆管癌中,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是常见的遗传变异。培米替尼能够精确定位并针对这一基因突变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二、临床试验数据
培米替尼在胆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得到了多项临床试验的验证。在一项关键的临床研究中,培米替尼在治疗胆管癌患者时,能够达到35.5%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更是高达82%。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9.1个月,有多达63%的患者反应持续时间大于等于6个月,甚至有18%的患者反应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2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培米替尼对于控制胆管癌的病情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在FIGHT-202研究中,接受培米替尼二线治疗的FGFR2融合或重排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高达21.1个月,远超于目前被认为是肝内胆管癌全身化疗一线金标准的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方案的11.7个月。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培米替尼在转移性胆管癌治疗中的优越性。
三、适应症与用法用量
培米替尼主要适用于治疗已经转移(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或局部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胆管癌患者,特别是那些存在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患者。建议剂量为每天口服13.5mg,连续服用14天,然后在21天周期内停药7天,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患者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建议在一天的同一时间服用,以确保药物的血药浓度稳定。
四、副作用与安全性
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高磷血症(60%)、肝功能异常、皮疹、腹泻、指甲问题、疲劳、恶心、便秘、口腔炎、腹痛、发热和关节痛等。≥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4%,有45%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但并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
患者在接受培米替尼治疗时,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测和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培米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F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胆管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培米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m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