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商品名为亿珂(Imbruvica),是一种小分子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
一、药物基本信息
伊布替尼于2013年11月13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该药物的化学名为1-[(3R)-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1-哌啶基]-2-丙烯-1-酮,分子式为C25H24N6O2,分子量为440.50。伊布替尼为胶囊剂,规格为每粒140毫克。
二、作用机制
伊布替尼通过与BTK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不可逆地抑制BTK的活性。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和细胞因子受体通路的信号分子,对B淋巴细胞的形成、分化、信息传递和生存至关重要。伊布替尼抑制BTK活性后,能够阻断异常B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从而减缓疾病的进展。
三、主治疾病
伊布替尼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可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3.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或不适合接受化学免疫治疗的WM患者的一线治疗。
4.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WM患者。
四、用法用量
伊布替尼应口服给药,每日一次,每天的用药时间大致固定。应用水送服整粒胶囊,请勿打开、弄破或咀嚼胶囊。对于MCL患者,推荐剂量为560毫克(4粒140毫克胶囊)每日一次;对于CLL/SLL和WM患者,或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WM时,推荐剂量为420毫克(3粒140毫克胶囊)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五、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感染、血细胞减少、间质性肺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继发恶性肿瘤、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出血:监测出血情况,发生严重贫血时,可适量输注成分血。
2.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可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并调整饮食。
3.高血压:监测血压,必要时服用降压药。
4.其他:如继发恶性肿瘤,需紧急进行抗肿瘤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需评估基线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六、真实数据支撑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在治疗MCL和CLL/SLL方面表现出色。在一项针对111名MCL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每日口服伊布替尼560毫克,治疗时间为8.3个月,结果显示总体应答率高达68%,完全应答率达到21%,另有47%的患者为部分应答,应答响应时间的中值为17.5个月。另一项针对48名CLL患者的试验结果显示,每日口服伊布替尼420毫克,治疗时间为15.6个月,总体应答率为58.3%。
七、注意事项
1.伊布替尼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患者在使用期间应避免使用影响凝血的药物,并监测出血情况。
2.伊布替尼可能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如需同时使用,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3.肝功能损伤患者慎用伊布替尼。
4.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伊布替尼。
5.患者在使用期间应定期复诊,监测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伊布替尼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然而,使用伊布替尼时也需密切关注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