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瓦卡坦(mavacamten)是选择性心肌β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变构抑制剂。临床前研究发现其能够降低肌节过度收缩和维持肌球蛋白过放松状态,小鼠实验发现其能逆转心室壁肥厚和纤维化进程,临床Ⅱ、Ⅲ期试验表明其能缓解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该文对玛伐凯泰/马瓦卡坦现有的3项临床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增进心血管医生对该前沿新药的认识。
玛伐凯泰/马瓦卡坦药动学特征多数基于动物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服用后药物吸收迅速,一般在给药后0.3~0.7 h内达到最大血药浓度(Cmax),不同物种Cmax波动于63~564 ng/ml,终末消除半衰期(t1/2)约为8 d,且口服与静脉内给药t1/2无异。人体内mavacamten分布容积较高,约为9.5 L/kg。玛伐凯泰/马瓦卡坦很少在肝脏内代谢,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芳香羟基化(M1)、脂肪族羟基化(M2)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等,口服给药后血浆清除率较低,约为0.51 ml·min-1·kg-1[6]。玛伐凯泰/马瓦卡坦具有明显的量效依赖性,血药浓度每增加100 ng/ml,心肌肌节收缩分数降低4.9%,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降低11%[2.3 mmHg(1 mmHg=0.133 kPa)]。
PIONEER-HCM是研究玛伐凯泰/马瓦卡坦治疗HCM的Ⅱ期开放标签非随机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价mavacamten对于症状性HOC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9]。该试验共纳入21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HCM患者,分成A、B两个队列,A队列11例患者,心室壁厚度(1.7±0.2)cm,每天仅接受玛伐凯泰/马瓦卡坦10或15 mg治疗,B队列10例患者,心室壁厚度(1.5±0.2)cm,在常规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玛伐凯泰/马瓦卡坦2 mg作为对照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服药12周后患者运动后LVOTG的变化量,次要终点包括LVOTG<30 mmHg患者的比例、呼吸困难难度评分改善、氧分压峰值(pVO2)变化量、静息及瓦氏检查法时LVOTG变化量、静息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量、症状改善[通过NYHA心功能分级、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进行评定]。
结果表明,服用玛伐凯泰/马瓦卡坦12周后,A队列患者运动后LVOTG平均降低89.5 mmHg,其中8例患者运动后LVOTG降低至<30 mmHg;B队列患者运动后LVOTG同样改善,但次于A队列,平均降低了25 mmHg,无人LVOTG下降至30 mmHg以下。次要终点NYHA心功能分级、静息及瓦氏检查法时LVOTG、KCCQ评分、呼吸困难难度评分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两队列均获得改善,其中A队列获益更为明显,但静息时LVEF在A队列减少15%而B队列减少6%。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临床上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约为0.2%,其中约70%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HOCM患者因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心肌过度收缩,心室壁肥厚引起左心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梗阻,心输出量不足从而引起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标准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室间隔减容治疗(septal reduction therapy,SRT),药物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为主,丙吡胺可作为二线辅助治疗药物;手术治疗包括外科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但上述HCM治疗方案都是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且疗效因人而异,十分有限[1]。马瓦卡坦(mavacamten)是靶向心肌肌球蛋白的首创一类新药,临床Ⅲ期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有望成为第一个治疗HCM的靶向药物,现就其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作一论述。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玛伐凯泰(CAMZYOS/MAVACAMTEN)治疗中国症状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疗效如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马瓦卡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Camzy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