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替派tepadina治疗效果;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局部灌注)及癌性体腔积液(腔内注射)等,也曾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黑色素瘤、胃肠道肿瘤等。用于成人和儿科患者自体或同种基因造血祖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tepadina表示,与其他化疗药物的组合:伴或不伴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HPCT)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患者;HPCT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是合适的,在用于治疗实体肿瘤在成人和儿童患者时。
在治疗效果方面,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塞替派tepadina,有效率可达40%。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塞替派的有效率也达到了60%,起到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一项临床试验中,选取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85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tepadina化疗;对照组患者42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试验结果显示:塞替派tepadina组临床疗效分级、客观缓解率(ORR)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塞替派tepadina治疗效果显著,该药品可提高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病情能产生积极作用。
因个体差异,每位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后其见效时间、治疗效果等是不同的,患者使用塞替派tepadina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消化道癌多久能看到效果主要是由患者的病情阶段、个人体质、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决定的,没有准确的时间点。患者在接受塞替派tepadina治疗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用药,相信很快就能有良好的效果。
药理说明:
1.塞替派为多功能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属非特异性细胞周期药物。塞替派在结构上具有乙撑亚胺基,在生理条件下,可形成不稳定的亚乙基亚胺基,与DNA的碱基发生交叉联结,使碱基烷基化,从而干扰DNA和RNA的功能,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体外实验显示,塞替派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动物实验(小鼠)表明本药有致癌性。
2.塞替派不易经消化道吸收。快速静脉注射给药(低于5分钟)后5分钟内血药浓度达峰值;膀胱灌注或腔内注射后25分钟内在血循环中可检测出塞替派。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0%(主要白蛋白、脂蛋白结合)。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0%-100%。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为替派(tepa)。塞替派半衰期α相为6分钟,β相为10分钟,注射后1-4小时血药浓度下降90%。大部分药物于24-48小时内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液排出(原形不足1%)。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塞替派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