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是由卫材公司(Eisai)研发的一种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RET及KIT等多种激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生成。该药物于2015年在美国和欧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随后又获批用于治疗肾癌与肝癌。2018年9月,乐伐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继索拉非尼后,中国第二个上市的肝癌一线靶向治疗药物。
乐伐替尼在不可切除HCC中的疗效
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乐伐替尼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对不可切除HCC的显著疗效。REFLECT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临床3期试验,对比了乐伐替尼与索拉非尼在不可切除HC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乐伐替尼组的平均总生存期(mOS)为13.6个月,而索拉非尼组为12.3个月;乐伐替尼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的3.7个月。此外,乐伐替尼组的总缓解率也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这些数据表明,乐伐替尼在治疗不可切除HCC中,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患者数据
对于中国患者,乐伐替尼同样展现出良好的疗效。REFLECT研究中国亚组数据显示,中国肝癌患者接受乐伐替尼治疗后,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了50%,尤其是合并乙肝感染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表明乐伐替尼尤其适用于中国肝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具有乙肝病史的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乐伐替尼的临床应用
一线治疗
乐伐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的HCC患者。其疗效显著,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联合治疗方案
乐伐替尼还常与其他治疗方案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乐伐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或局部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为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手术机会。此外,乐伐替尼联合介入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也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乐伐替尼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尽管乐伐替尼在HCC治疗中表现出色,但其使用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疲乏、食欲下降、关节痛和/或肌肉痛、腹痛、手足皮肤反应、蛋白尿、出血事件和恶心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乐伐替尼的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对于体重<60kg的患者,推荐剂量为8mg/天;对于体重≥60kg的患者,推荐剂量为12mg/天。药物应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均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