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是一种源自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常因肿瘤的突变类型和转移状态而异。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比美替尼/贝美替尼(MEKTOVI,商品名Binimetinib)作为一种新型MEK抑制剂,在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中展现了突出的疗效。
比美替尼/贝美替尼的作用机制
比美替尼/贝美替尼是由Array BioPharma公司开发的一种口服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活性的可逆抑制剂。MEK蛋白是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途径的上游调节剂,该途径在多种癌症,特别是黑色素瘤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抑制MEK1和MEK2的活性,比美替尼阻断了信号通路向下游传导,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
在NRAS突变黑色素瘤中的疗效
NRAS突变在约20%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存在,这种突变通过激活MAPK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抗凋亡机制。前期研究已表明,NRAS突变黑色素瘤对MEK抑制剂敏感。一项专门针对NRAS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NEMO研究)结果显示,比美替尼在治疗这类患者时表现出显著疗效。
在NEMO研究中,402名初治或免疫治疗进展的NRAS突变黑色素瘤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比美替尼组或氮烯咪胺组。结果显示,比美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个月,明显优于氮烯咪胺组的1.5个月。风险比(HR)为0.62(95%CI,0.47–0.80;P<0.001),表明比美替尼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外,无论患者年龄、器官转移数量或是否接受过免疫治疗,比美替尼均表现出一致的疗效。
与BRAF抑制剂联合使用的疗效
除了单独使用外,比美替尼与BRAF抑制剂(如康奈非尼,Braftovi)联合使用也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8年批准了这两种药物的联合疗法,用于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联合疗法通过同时阻断BRAF/MEK/ERK通路,延缓了肿瘤耐药性的出现,提高了治疗效果。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尽管比美替尼在治疗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中表现出显著疗效,但其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安全性与不良反应。在接受比美替尼和康奈非尼联合治疗的患者中,约20%的患者发生了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其中8%为视网膜脱离,6%为黄斑水肿。此外,还可能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和葡萄膜炎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评估患者的视觉症状,并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