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病发于骨髓的血液癌症,在所有癌症病例中约占1%。目前,这种癌症有多类治疗方案,包括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免疫调控类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尽管这些具有不同机理的治疗方案极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和复发依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以沙利度胺(thalidomide)、来那度胺(lenalidomide也被称之为雷利度胺)、以及泊马度胺(pomalidomide)为代表的免疫调控类药物(IMiD)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兴趣。它们不仅在临床前试验中彰显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潜力,还在临床上取得了积极的疗效。从机理上看,这些药物能够激活CRL4CRBN泛素连接酶,靶向并降解癌细胞所必需的IKZF1与IKZF3,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顺着这一发现,参与本研究的科学家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寻找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调控类药物疗效的潜在靶点。首先,他们扩增了筛选所需的CRISPR慢病毒库,用于转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体来看,这套CRISPR库能针对细胞内的19050条基因(每条基因被6条sgRNA所靶向)和1864条微RNA(每条微RNA被4条sgRNA所靶向),这能确保筛选的覆盖率。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