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白血病;赛替派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每周应定期检查患者外周血血象及肝、肾功能,停药后3周内应继续进行相应检查,以防出现持续的骨髓抑制;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时,应给予较低的剂量(详见4.4药物剂量调整部分);在白血病、淋巴瘤患者中,可给予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及别嘌呤醇,以防尿酸性肾病或高尿酸血症发生;尽量减少与其他烷化剂联合使用,避免同时接受放疗。
大剂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TBI)是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中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案,但上述预处理移植相关死亡率高,植入成功率不尽如人意。很多研究探索了含有赛替派的预处理方案的效果,其中TBF(赛替派、白消安、氟达拉滨)方案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预处理方案。2020年一项研究长期随访了253例进行allo-HSCT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相对于白消安联合氟达拉滨(BF)预处理方案,采用TBF方案预处理可显著降低5年累积复发率(15%比30%,P=0.004)并提高5年生存率(68%比51%,P=0.002)。
近年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应用逐渐增多,使更多患者获得了移植机会。2019年一项全球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100例接受haplo-HSCT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均采用TBF方案预处理,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7%和71%。
赛替派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通透性及更缓和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该药已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前预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1999年一项纳入4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TBI联合赛替派(10 mg/kg)及环磷酰胺(120 mg/kg)方案进行预处理,所有患儿均成功植入,3年无病生存率为65%。2017年一项来自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EBMT)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处理中,以赛替派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的疗效不劣于传统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TBI方案,180例采用赛替派预处理方案与540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TBI预处理方案的患者比较,两组间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相似。
赛替派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为呕吐、腹泻、黏膜炎、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骨髓坏死;肝脏不良反应表现为氨基转移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脑病、颅内出血、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情感淡漠、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大剂量给药时更易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表现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感染包括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继发第二肿瘤。
急性白血病采用TBF方案:赛替派每天5 mg/kg,-6、-5天;白消安每天3.2 mg/kg,-4天至-2天;氟达拉滨每天50 mg/m2,-4天至-2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赛替派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