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Ⅱb期试验(RELIEF)评估了吡非尼酮对四种非IPF的进行性纤维化IL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吡非尼酮(5甲基1苯基2-(1 H)吡啶酮)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人工合成分子,分子式为C12H11NO,分子量185.22,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在体外,它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性有调节作用,在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它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减少细胞和组织的纤维化标记物。
研究人员将127例进行性纤维化性ILD患者(1:1)随机分配至口服吡非尼酮(第1周,267mg,3次/d;第2周,534mg,3次/d;之后为801mg,3次/d)(n=64)或匹配的安慰剂组(n=63),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周期为48周,主要终点为意向治疗人群中从基线到第48周的预测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预测FVC%)的绝对变化,通过最小平方差总和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并将已故患者归因于ANCOVA模型中的最低等级。在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所有患者中评估安全性。
患者随机分组后,由于入组缓慢导致中期分析无效,研究提前终止。将诊断组作为一个因素纳入ANCOVA模型显示,吡非尼酮组预测的FVC%下降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43),当模型按诊断组分层时,结果相似(P=0.042)。在应用LOCF和多重插补方法分析主要终点时,也观察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吡非尼酮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预测FVC%相差1.69(95%CI:-0.65~4.03)。在线性混合模型重复测量预测FVC%的斜率分析中,从基线到第48周,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为3.53(按预先指定的死亡进行插补,95%CI:0.21~6.86)或2.79(无插补,95%CI:0.03~5.54)。
在安全性方面,吡非尼酮组发生1例死亡(非呼吸系统,2%),安慰剂组发生5例死亡(其中3例为呼吸系统死亡,8%)。两组中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是传染病和感染(吡非尼酮组5例,安慰剂组10例);一般疾病,包括疾病恶化(吡非尼酮组2例,安慰剂组7例);心脏疾病(吡非尼酮组1例,安慰剂组5例)。
吡非尼酮可能导致严重的光敏反应,长期暴露在光线下,有导致皮肤癌的可能。使用时要事先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应使用防晒霜,尽量避免暴露接触紫外线,如出现皮疹,瘙痒,及时联系医生。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吡非尼酮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