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肺间质和肺泡腔内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混合存在。IPF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且病情多在出现症状后3至8年内逐渐恶化,最终可能进展至终末期呼吸衰竭或死亡。由于IPF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缺乏决定性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吡非尼酮(商品名艾思瑞/ESBRIET)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广谱抗纤维化作用的吡啶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在治疗IPF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的化学名为5-甲基-1-苯基-2-(1H)-吡啶酮,是一种由日本盐野义公司研发的具有广谱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吡非尼酮在日本上市,并随后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吡非尼酮通过调节或抑制某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减少细胞增殖和基质胶原合成,从而发挥抗纤维化和抗炎作用。
吡非尼酮治疗IPF的临床效果
临床试验证据
吡非尼酮是第一个通过重复、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证明对IPF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临床试验显示,吡非尼酮能够显著减缓IPF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此外,吡非尼酮还显示出在抑制肺部炎症和过量胶原沉积方面的积极作用。
药理作用机制
吡非尼酮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抑制胶原合成:吡非尼酮能够减少肺、肾等器官成纤维细胞中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合成和基质的沉积。
抗炎作用:吡非尼酮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表达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中性粒细胞和炎症细胞的集聚,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减缓或阻止脏器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抗氧化作用:吡非尼酮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减轻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用药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吡非尼酮在应用时应遵循剂量递增原则逐渐增加用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常建议餐后服用,因为空腹时吡非尼酮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明显升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不良反应
吡非尼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腹泻、黄疸、皮疹、瘙痒、面部肿胀等。此外,吡非尼酮还可导致严重的光敏反应,长期暴露在光线下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期间应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
对吡非尼酮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重度肝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以及有严重肾病或需要透析治疗者禁用吡非尼酮。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吡非尼酮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