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是一种多效性的吡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纤维化和抗氧化性。在动物和体外实验中,吡非尼酮能够抑制重要的促纤维化和促炎细胞因子,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对于轻到中度IPF患者,基于随机试验及病例系列研究的数据显示,吡非尼酮能够显著地延缓用力呼吸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下降速率,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有益作用,并且一项汇总分析显示吡非尼酮可能降低死亡率。
对于更晚期疾病的患者,吡非尼酮的相关研究有限,因为许多关键性试验都排除了这类患者。但后来有数据显示,吡非尼酮在各种严重程度疾病中减缓FVC下降的有效性相似;而能否改善生存质量和/或生存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吡非尼酮的初始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随后在两周时间内通过每次增加200mg剂量,最后将本品用量维持在每次600mg(每日1800mg)。因空腹服用本品时,吡非尼酮在血液中浓度会明显升高,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因而餐后服用为宜。
吡非尼酮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疹(30%)、光敏反应(9%)、恶心(36%)、腹泻(26%)、腹部不适(24%)、消化不良(19%)、厌食(13%)以及乏力(26%)。此外,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包括便秘、瘙痒、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过度、头痛以及无力等。
在开始治疗之前应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随后在治疗的前6个月每月监测一次,之后每3个月监测一次。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耐受情况,若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对日光或紫外线灯的皮肤反应、肝功能指标的显著改变和体重减轻等现象时,可根据临床症状减少用量或者停止用药,在症状减轻后,可再逐步增加给药量,最好将维持用量调整在每次400mg(每日1200mg)以上。当合并使用强效或中效CYP1A2抑制剂(比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时,应降低吡非尼酮剂量。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疾病。病变会损伤肺内将氧气送入血液的肺泡,造成肺部僵硬,使氧气难以进入血液,引发咳嗽和呼吸困难。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吡非尼酮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