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通过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激酶活性,以及抑制其他与促血管生成和致癌通路相关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等,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这种多靶点的抑制作用使得乐伐替尼在治疗HCC时能够产生更为全面的效果。
临床研究成果
REFLECT研究
2018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REFLECT研究的重磅结果。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临床3期试验,旨在评估乐伐替尼与索拉非尼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在全球20个国家的154所研究中心进行,共纳入了954名患者。结果显示,乐伐替尼在总生存期(OS)上达到了非劣效性标准,平均OS为13.6个月,而对照组索拉非尼为12.3个月。此外,乐伐替尼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达到了7.4个月,而对照组仅为3.7个月(p<0.001)。这一研究充分证明了乐伐替尼在治疗不可切除HCC方面的显著疗效。
现实世界研究
除了REFLECT研究外,近期还有一项现实世界研究对乐伐替尼与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A+B方案)作为不可切除HCC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该研究纳入了92名真实世界中的患者,结果显示乐伐替尼组与A+B方案组在客观缓解率(ORR)、PFS和OS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进一步表明,乐伐替尼在PFS方面并不逊色于A+B方案,这一结论在老年、Child-Pugh B级、七级以上或门静脉侵犯VP4级患者中同样成立。此外,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相似,说明乐伐替尼在治疗不可切除HCC时的安全性较高。
适用人群与不良反应
乐伐替尼主要适用于不可切除的HCC患者,以及局部复发或转移、进展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此外,与依维莫司联用还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然而,乐伐替尼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疲劳、腹泻、关节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恶心、口腔炎、头痛、呕吐、蛋白尿等。因此,患者在使用乐伐替尼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